新京报何怀宏×宋冰:我们的生存矛盾来自于自控与控物的不平衡


人类的历史长达几百万年 , 但文明的历史其实只有一万来年 , 存续时间是相当短暂的 。
从诞生时的“不约而同”到轴心时代后的“有约而异” , 如今我们的精神文明是否超越了过去轴心时代的思想内核呢?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跃 , 机器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 , 甚至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 手机、电脑、搜索引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们的外在大脑 , 用算法为我们自动做出选择 , 收集和储存信息 , 而随着技术的继续发展 , 这种趋势可能会愈演愈烈 , 到了那时 , 我们又该如何定义“人” ?迄今为止对“人”的意志、“人”的精神的理解 , 是否会被颠覆?
新京报何怀宏×宋冰:我们的生存矛盾来自于自控与控物的不平衡
本文插图
***·文化客厅线上特别策划第41期 , 我们联合中信出版集团 , 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博古睿研究院副院长宋冰 , 与大家一同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的冲撞——
新京报何怀宏×宋冰:我们的生存矛盾来自于自控与控物的不平衡
本文插图
何怀宏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译有Rawls《正义论》(合作)、Nozick《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等著作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专注于有关伦理学原理和中国历史的著述 , 著有《良心论》、《转型中国的社会伦理》(英文版)等 。
新京报何怀宏×宋冰:我们的生存矛盾来自于自控与控物的不平衡
本文插图
宋冰 , 博古睿研究院副院长、北大博古睿中心联席主任 , 负责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的战略制定和整体发展 , 包括学术科研项目规划、机构制度体系建设以及中国奖学金计划等 。
人工智能 , 让我们面对哲学危机
宋冰提到 , 人们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集中关注 , 大致开始于2016年AlphaGo对弈李世石并获全胜的事件 。 这一事件相当于在全球点燃了三把大火 , 第一把是对人工智能的研发给予了强烈的刺激;第二把是海量的资本注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第三把则是人们纷纷开始想象机器智能的未来 , 有的是向往 , 有的是恐惧 , 有的是担忧 。
新京报何怀宏×宋冰:我们的生存矛盾来自于自控与控物的不平衡
本文插图
与此同时 , 各国政府、国际组织 , 包括一些大公司也开始呼吁 , 要对人工智能研发进行监管和控制 。 宋冰提到 , 现公开发表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原则已有70余份 , 甚至可以用泛滥形容 。 在这些文件里头 , 除了一些有实操性指向的原则 , 比如透明性、可解释性、反歧视、隐私等 , 也提到了筑基这些规范性原则的基础价值观 , 像欧盟提到人权、民主、法治、个人权利;也有的国家像新加坡、日本、中国更关注国家利益和国际竞争力 。
然而这些价值观的底层思维 , 主要是西方近代以来占主流地位的一些理念和思维框架 , 包括人类中心主义、人的主体性、人与自然的相互分离(甚至对立)、人的主观能动性等 。 也许有人会觉得 , 这些不是应该的吗?但宋冰则表示 , 我们应该以前沿科技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提出挑战为契机 , 重新反思这些塑造人类已久、甚至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底层性思维 。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出现 , 大家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人的本质?什么是机器的本质?过去认为人占主导地位 , 只有人才有这样的智能 , 但很有可能将来的机器智能在理性、智能上会超过人 , 那人又是什么呢?人和机器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西方已有不少哲学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 回到了哲学思考的原点开始思考 。 例如写了《人类简史》的尤瓦尔 , 他就说 , “我们现在不仅仅在经历技术上的危机 , 也在经历哲学的危机” 。
新京报何怀宏×宋冰:我们的生存矛盾来自于自控与控物的不平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