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饭|《后窗》:“围城”中的婚恋,或爱或恨,都是源自内心的诉求( 二 )


但实际上 , “成熟”不该是分析婚恋的手段 , 而应是维护婚恋的用心、态度和情商 。
02、强男强女的博弈:爱情为何在婚姻前止步?
斯泰拉无法说服杰夫 , 而他亦表示:如果自己会结婚 , 那就是“无聊到极致”的时候 , 必须做出些“疯狂”的事情来 , 例如结婚 。 这就是杰夫对结婚的态度 。
莉莎是个事业成功的女性 , 当她与杰夫分享那件要价1100美元的裙子时 , 不料他的第一反应是嘲弄“谁会买?收税的人吗?”
杰夫以自己的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 , 来质疑、评判莉莎的消费水平和生活偏好 。 可见他虽然经济能力不如莉莎 , 但骨子里大男人的尊严不减分毫 。

而且杰夫总明示、暗示地表达他对婚姻的“负面”看法 , 好比邻居里那位单身的作曲家 , 当莉莎赞赏对方的音乐很好听 , 并讨好地暗示“此曲仿佛是为她和杰夫而作”时 , 杰夫却一再泼冷水 , 他猜测对方可能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 , 还说“难怪他写得那么费劲” , 每一字一句都在故意挑衅、试探莉莎的底线 。
“你遇过枪击吗?精疲力尽过吗?因为拍照令人不满而被人暴打过吗?没有旅馆住宿 , 睡眠和洗浴无法保证 。 ”
发生争吵时 , 杰夫还用自己比较极端的生活方式 , 来让莉莎看清彼此的差距 , 但他那样刺激的生活和职业 , 是必须捆绑到莉莎身上的吗?
其实不然 , 杰夫把莉莎的职业、爱好和生活习惯等 , 通通捆绑到他的人生选择里 , 只要莉莎有一项达不到他的标准 , 那就证明她不是契合自己的伴侣 。
私生饭|《后窗》:“围城”中的婚恋,或爱或恨,都是源自内心的诉求
本文插图

所以 , 每当莉莎表示想结婚时 , 杰夫都会摆出敬谢不敏的态度——他们都“局限”在热爱的职业和婚姻中做出“单向选择” , 总私心希望对方愿意改变 , 但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
在一次次充满火药味的交流下 , 他们不但没解决问题 , 反而屡屡触礁 。
私生饭|《后窗》:“围城”中的婚恋,或爱或恨,都是源自内心的诉求
本文插图
◆婚姻咨询师朱迪斯·莱特在《如何正确吵架》提过“互补法则和无意识契约”:如果不能在对方身上获得那些自己没有的特质 , 没改进最初契约、克服互补法则的意识 , 那么当初促使彼此结合的东西 , 也终将让他们分开 。
换言之就是“当初对方吸引自己的闪光点 , 最后会成为自己最厌恶的点” , 而杰夫和莉莎的冲突 , 正是源自这点 。
在他们相爱初始 , 杰夫已是四处闯荡的摄影师 , 而莉莎也一直是千金小姐 , 所以杰夫肯定欣赏过她高贵的气质 , 莉莎也欣赏过他敢冲的魄力 , 只是当面对婚姻时 , 他们都急于满足自己的需求 , 从而想控制对方 , 忽略了同理心 , 加速彼此的不安和摩擦 。
婚恋的表面是柴米油盐 , 但内涵依然是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相融 。
因此 , 无论杰夫莉莎还是我们 , 都可以通过“互补法则和无意识契约”来挽救感情 , 把“双输”扭转为“双赢” 。
03、意识在悄然改变:为爱让步 , 她会低到尘埃里吗?
电影最后没有交代杰夫和莉莎是否结婚 , 但显然 , 在一起经历杀妻案后 , 他们或许找到了另一种相处方式 。
因为越到后面 , 莉莎的改变越令人惊喜 , 她展现出自己本质里的勇敢果断——决定挺身而出时 , 她毫不害怕、犹豫 , 行动力十足地攀爬求生梯和阳台 , 实力演绎“静如处子 , 动如脱兔” 。

私生饭|《后窗》:“围城”中的婚恋,或爱或恨,都是源自内心的诉求
本文插图
这一切杰夫都看在眼里 , 对勇敢机智的她刮目相看 , 打破对她只活在“高雅的氛围 , 高档的酒店和高级酒会”里的千金小姐印象;当他说出“我以你为荣”这话时 , 无疑是对莉莎最大的肯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