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牌照太热!中国国旅更名“中国中免”

来源: 证券时报(原始标题:免税牌照太热!中国国旅更名“中国中免”)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陈丽湘 张骞爻“中国国旅”将更名为“中国中免” , 因为免税牌照最近太火了 。疫情之下 , 旅游行业受到重创 , 但令人意外的是 , 旅游行业的小分支免税行业却在疫情中突出重围 , 资本争相跑马圈地 , 相关概念股股价还创了新高 。中国国旅(601888)6月18日晚间公告 , 为适应公司业务发展需要 , 突出公司免税主业特征 , 提高公司品牌辨识度 , 将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中国中免” 。6月18日 , 中国国旅现身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 位居沪股通成交额第五位 。 值得注意的是 , 中国国旅股价最近一个月上涨47.52% , 上榜沪股通23次 , 累计净卖出21.73亿元;近两个月上涨58.77% , 上榜沪股通35次 , 沪股通累计净卖出25.54亿元 。垄断国内免税业中国国旅的母公司中国旅游集团成立于1992年 , 产业布局涵盖六大业务 , 其中旅行服务业务就包括大家熟知的港中旅、中旅总社和国旅总社等;旅游零售业务的代表 , 就是中免集团 。 上市公司中国国旅是中国旅游集团的二级子公司 。从中国国旅上市以来的业务组成来看 , 公司免税领域营收占比在不断扩大 。 在2009年上市之初 , 旅游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2.49亿元 , 而商品销售只有14.36亿元不足其一半 。 但商品销售业务的收入逐年增长 , 2017年开始加速增长 , 2018年商品销售营收163.98亿元 , 首次超过旅游服务的110.59亿元 。 进入2019年 , 经营业务又做了重大调整 , 呈现去“旅游服务化”的态势 , 当年旅游服务营收仅录得5.31亿元 , 而商品销售达到236.96亿元 。今年5月7日 , 中国国旅公告 , 公司拟以20.65亿元现金收购中国旅游集团持有的海免公司51%股权 。 据公告显示 , 海免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为32.27亿元 , 归母净利润为3.45亿元 。收购海免之后 , 中国国旅不仅将牢牢占据三亚和海口两大离岛免税市场 , 还能将其在整个中国免税市场的市占率由87%提升至93%(以2018年的数据估算) 。在聚焦免税业务后 , 公司2019年业绩增长强劲 。 2019年中国国旅实现营业收入479.66亿元 , 同比增长2.04% , 实现营业利润71.09亿元 , 同比增长3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29亿元 , 同比增长49.58% , 主要受益于国内免税品零售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享受海南自贸港红利6月1日 , 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 给了海南诚意满满的政策大礼包 。天眼查资料显示 , 海南岛内目前有四家免税店 。 2020年1月19日 , 海口市内日月广场免税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正式开业 , 与此前海南已有的三亚海棠湾免税城和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共同形成了新的离岛免税格局 。具体来看 , 海口免税店经营面积2.2万平方米 , 首期开业面积1.3万平方米 , 博鳌免税店经营面积4200平方米 。 有消息称 , 目前 , 这两家新开业的免税店已引进的国际品牌总量近200个 。 所有货品由与海免同属于中国旅游集团的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公司统一从原产地直接采购 。新政策将对中国国旅的业绩产生实实在在的利好 。 一方面是个人免税额和免税品种上去了 , 营收规模将会更大;另一方面公司税收会降低10% , 此前是25% 。资本跑马圈地抢回流境外免税店业务停滞 , 为消费回流国内带来了契机 。 回流空间有多大?2019年韩国免税产业销售额达到213亿美元 , 折合人民币约1487亿元 , 由于中国消费者贡献超过七成 , 因此消费规模或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消费者在免税渠道偏好购买奢侈品 。 而据贝恩咨询统计 , 2019年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消费奢侈品金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 而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仅约300亿欧元 , 约合人民币2345亿元 , 占比不到一半 。西南证券认为未来国内免税渠道消费占比能够达到35% , 到2028年我国国内免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亿美元 , 复合增速为18% 。这种情况下 , 资本纷纷跑马圈地 , 近期行业频繁出现资本大动作 。 格力地产拟向珠海国资委、城建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珠海免税集团100%股权;王府井控股股东拟申请免税牌照;凯撒旅业与途牛旅游战略合作 , 加码免税店业务等等 。而资本纷纷布局的另一个原因 , 则是免税牌照的稀缺性 。 据了解 , 我国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较少 , 且多年来并未有新增牌照 。 目前我国共有中免、日上免税行(已被中免收购)、海免(已注入中国中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等七家企业拥有免税业牌照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 , 不具备免税牌照的企业可以参股免税店 , 只要免税店由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企业绝对控股(持股比例大于50%)即可 。 因此 , 在中国海外消费回流的大趋势中 , 受益的不仅仅是拥有免税牌照的免税商 , 还有参股免税业务的相关企业 。也正是因为如此 , 近期免税相关概念股涨声一片 。 格力地产公布收购珠免后连收五个涨停;中国国旅股价创历史新高 , 加入百元股行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