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事|《柏林苍穹下》:被遗忘的神作,写出了人生幻灭孤寂( 二 )


本文插图

文德斯目睹了德国战后的迷惘 , 他的愤怒成为大岛渚所谓的青春的怒火 , 那是一种对社会的呼唤 , 然而他又以深深的目光注视着被战争迫害的一代 , 那些受历史车轮碾压的不幸者们使他感到同情 , 这样矛盾的心态注定使他的电影也撕裂成两种风格 , 却表达着同一种对社会的人文主义诉求 。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文德斯要在电影中设置一个旁观者天使 , 以及一个堕入凡尘的天使 。
这两个天使的分裂既是电影风格的裂变 , 也是文德斯自己的分身 , 一个如同存在主义哲学家目睹了人类内心世界 , 发出存在与虚无的哀叹 , 从而沉湎于荒诞 , 一个是体察人间苦楚的圣者 , 他企图通过爱来拯救 。 然而无论是小津式的镜头也好 , 还是新浪潮者的镜头也好 , 文德斯将两者风格兼收并蓄 , 诗意的流淌中不乏情绪的波澜 , 平静的语调里披露社会痛症 。
今日事|《柏林苍穹下》:被遗忘的神作,写出了人生幻灭孤寂
本文插图

孤独的尘世
当然《柏林苍穹下》所整体最符合的美学特征 , 还是那塔科夫斯基式的梦境诗电影 , 整部电影的气质十分接近塔科夫斯基的《乡愁》 , 众生失去信仰 , 人类心灵疏远 。 失乐园是塔科夫斯基所极力展现的 , 他也曾流亡国外 , 于是对这种失去家园的精神摧毁感慨很深 。 虽然文德斯并未有这样的经历 , 但从文德斯喜爱公路片可以看出他对那种“垮掉的一代”式的漂泊感是十分迷恋的 , 这种精神家园的丢失 , 是当代人孤独感的一大由来 。 《柏林苍穹下》虽于他以前的爱情公路片《德州巴黎》有很大的区别 , 但那份通过漂泊所反映的人生孤独的常态 , 无处可去的迷失 , 本质上是一致的 。
《柏林苍穹下》让两位流浪人间的天使带领我们游览众生 , 所展现的是战后德国的社会群像 。 文德斯没有让视野桎梏于刻画战后的生活惨状 , 而是去探索人们的内心宇宙 , 将人们的内心宇宙同广阔的外物空间形成对比 , 比如在肃穆的图书馆 , 大家都麻木地低头苦读;在拥挤的地铁里 , 人们即便坐在一起也毫无交流 , 这些广阔的社会空间与人们封闭的心灵形成了强有力的对比 。 当镜头充当一双观察与审视的眼睛在此之间以横移的形式穿梭时 , 孤独感不再是某一画面的特性 , 而成为一种流动的气氛 , 这种充斥在每一画面的孤独感 , 无不在叫嚣着生命苍凉的底色 。

今日事|《柏林苍穹下》:被遗忘的神作,写出了人生幻灭孤寂
本文插图
文德斯对这种人们孤独内心的挖掘 , 还表现在人们总是在寻找一些看似是实物 , 实则非常形而上的东西 。 电影中多次出现一位老者想要寻找的波茨坦广场(小孩也问路时也曾提到) , 二战后这片曾经繁华的广场已不复存在 , 当它即便已成为一个空旷的荒野时 , 却并非成为一个空旷的能指 。 固执寻找它的人们是在追寻一份往昔的美好 , 它指涉与象征的是德国曾辉煌灿烂的文明(精神上与物质上的) 。因为波茨坦广场永恒失去了 , 找寻它的人们被迫不断找寻 , 这种覆灭的绝望感成为电影萦绕的一大哀愁 。 正如《乡愁》中 , 那位“圣愚” , 总是在寻求一些已经消失的东西 , 从而被人看作是疯子 , 这种个体的不被理解的孤独无疑是痛苦的 。
然而 , 这部全篇以人物内心独白为主的声画关系来极力渲染孤独尘世的电影 , 并未将这种存在主义的悲伤哲学一以贯之 , 而是在后半部抛弃掉冷静的黑白色调 , 以一种明快的彩色画面作为变奏 , 表达了文德斯的处世理想 。
今日事|《柏林苍穹下》:被遗忘的神作,写出了人生幻灭孤寂
本文插图

天使与人类
如果一定要将这部叙事内容模糊的电影拎出一条主线 , 那么可以说这是个讲述天使抛弃天使身份 , 成为一个普通人与普通人相爱的浪漫故事 。 然而文德斯这么设置仅仅是停留在爱情这一层面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