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地评线】桂声网评:小“立屯” 大“精神” 激励我们追求更加美好生活
道念村立屯是广西大石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天等县的一个小山村 。立屯四面环山 , 形如漏斗 , 历史上曾与外界天然阻隔 , 修一条出山路是全屯100多户家庭的世代梦想 。1973年 , 不愿苦熬的立屯人在时任立屯党支部书记赵德清的带领下 , 开始了“移山”征程 。1997年3月 , 在三代党支部书记带领下 , 一条历时24年艰苦开凿的长460米、高4.5米、宽4.5米的出山隧道全线贯通 。如今 , 走进立屯 , 入屯隧道口的一副对联非常显眼——“廿年凿石穿山不信我村无出路 , 百户同心协力敢夸立屯有前途” 。
有时候 , 大山与外界的距离 , 就在于一条路 。路不通、路不畅不仅阻碍了大山人走出去的脚步 , 更堵住了村民们认识世界、沟通外界的渠道 。在立屯 , 靠天吃饭成为村民们最大的依靠 。如果遇上灾年 , 全屯人的生计便无法保障 。正如当地村民所言:“过去吃‘望天水’ , 只能种点玉米 , 碰上旱涝 , 家家户户口粮都成问题 。”立屯人不仅吃饭艰难 , 就连看病、孩子上学都是难上加难 。
“难”与“不难” , 有时就在一个决定——修路 。或者说 , 与其被动等待 , 不如主动求变 。这句话对于立屯人来说 , 或许深有体会 。在人背马驮的年份里 , 立屯人就立下“移山”之志 , 不惜消耗几代人的精力 , 子承父业、弟接兄班 , 硬是从大山里凿出了一条出山隧道 , 为全村100多户人打开了通往外界的“窗口” 。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 , 即便在今天 , 也显得尤为珍贵 , 激励着一代代立屯人不断创新创造 , 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
谈起立屯人凿山修路的故事 , “不服输、不信命、敢拼搏”恐怕是人们脑海里涌现最多的词汇 。常言道:见微知著 , 在天等 , 全县像立屯这样的隧道还有60多条 。天等县把“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立屯精神提升为“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天等精神 , 激励全县干部群众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力量 , 道念村在2017年顺利脱贫 , 而天等县也在今年5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
【移山【地评线】桂声网评:小“立屯” 大“精神” 激励我们追求更加美好生活】当然 , 对于经济发展不占优势的县域来讲 , 属地内的村落发展仅靠打通一条路远远不够 , 还要进一步打开思路 ,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 在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特色农产品种植等方面寻找“新路” , 从根本上提升经济发展原动力 。
立屯人传承好“移山”之志 , 一方面依靠政府力量 , 在屯里建起了“扶贫车间” , 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 , 同步开发乡村旅游产业 , 让屯子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更为频繁;另一方面 , 立屯人发挥自身聪明智慧 , 不等不靠 , 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 , 规模化种植的甘蔗、辣椒等特色农产品 , 敲开了屯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扇门 。走产业路、吃产业饭 , 天等县脱贫之路可谓越走越宽广 。
宽广之路源于开阔的思维视野 。立足村民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 当地需要持续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立屯精神 , 赋予其更多的价值内涵 , 在产业延伸、村民就业、村容村貌建设、乡村文化发展等方面持续用力 , 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 , 让立屯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于天等县以及各地贫困县而言 , 同样需要变被动为主动 , 不等不靠 , 坚定信念 , 拼搏苦干 , 带领人民朝着美好生活目标勇往直前 。(周军)
推荐阅读
- 【地评线】鲁网网评:防汛一线识干部
- 【地评线】大众锐评:“不当看客”“闻汛而动”是最美的青春模样
- 【地评线】丝路话语:“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大有必要
- 【地评线】紫金e评:在抗洪一线筑起不垮的“青春堤坝”
- 抗洪抢险|【地评线】紫金e评:在抗洪一线筑起不垮的“青春堤坝”
- 【地评线】荔枝网评:科技“赋能”让防汛救灾更科学高效|【地评线】荔枝网评:科技“赋能”让防汛救灾更科学高效
- 【地评线】上半年投资增长:“新基建”成了稳增长新动能|【地评线】上半年投资增长:“新基建”成了稳增长新动能
- 【地评线】上半年投资增长:“新基建”成了稳增长新动能
- 【地评线】荔枝网评:科技“赋能”让防汛救灾更科学高效
- 动画|动画片《新愚公移山》加入影院复工首批片单,具体公映日期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