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进寻味浙江无名老店:铁锅里炒出岁月余味
中新网台州6月17日电(采访人员 范宇斌 通讯员 蔡冬冬)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这些是浙江黄岩民众小时候置办年货必不可少的小食,大多数人有这样一段记忆:街上卖炒米糖的摊子旁,小孩子们站在摊前眼巴巴地看着,听到“嘭”的一声,又害怕又期待 。等到炒米糖做好,递到大人们的手上,就迫不及待地掏出来吃,咬在嘴里嘎嘣脆响……
而今,早已走过了为温饱发愁的年代,炒米糖一类的小食慢慢从年货变成今日随时可以买到的小零嘴 。走在浙江黄岩永宁街,炒米糖、芝麻糖的香气,沿着时间的痕迹悠然飘来 。
文章图片
油枣 黄岩西城供图
上午8点未到,烤糖老店的主人黄文进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整理货台、准备食材……35年间,每天如此 。
油枣是老店每天必做的小食之一 。黄文进一早揉好了面,切成小块备用,擀面杖在面团上来来回回,力道十足,各种工具轮番上阵,刀工利落齐整,擀开的面皮被切成细条年糕状,一条条堆在桌上,雪白可爱 。
文章图片
老店门面 黄岩西城供图
12点,阳光破开云雾,为老店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店内的油锅里正“嗤嗤”冒着泡 。烟火升起,黄文进麻利地将粉条倒进锅里,粉条在油中翻腾,完成了从雪白到金黄的转变 。
油枣的软硬程度影响着食用的口感,黄文进时不时地从油里捞出一颗用手去捏,心中计算着出锅的时间,此时的油枣热度极高,黄文进却面不改色,这样的“试探”他早已重复过千百次 。经油炸之后,油枣色泽金黄,内部呈蜂窝状,入口酥脆,好吃不腻,深得人们的喜爱 。
文章图片
油枣 黄岩西城供图
历经4个多小时,一锅金黄酥脆的油枣终于呈现在众人的面前,再裹上一层芝麻、糖粉就可食用了 。这一套流程对于黄文进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40年来他几乎每一天都要重复一遍 。
“我的手艺是跟我爸爸学的,家传的技艺 。”黄文进言语间透着骄傲 。他父亲黄大喜是一位传统手工烤糖师傅,在黄岩西城大桥头做着烤糖批发的生意 。“当时手艺人非常吃香,会一门手艺就能吃穿不愁 。”1978年,黄文进兄弟二人便一边跟着父亲学习,一边帮着经营铺子 。
文章图片
顾客品尝选购小食 黄岩西城供图
烤糖在众多小吃里身价并不低,普通人家大多逢年过节才买一次 。“我家的东西一直以来都比别家的贵一些 。”但是靠着好味道,黄文进家的烤糖铺子生意一直不错 。父子三人每天早早出门,芝麻糖、炒米糖、花生糖、油枣……一锅一锅地做,客人们闻着香气而来,带着满嘴的甜蜜而走,一天下来,黄文进常常忙得脚不沾地 。
随着年岁渐长,黄文进的烤糖制作工艺也日渐成熟 。1983年他在永宁街开了一家小店,经过35年的经营,依靠着精湛的技艺、人人称赞的味道与口碑,黄文进的烤糖老店走到了今日 。老店没有店名,门口顾客却络绎不绝,“我没有什么大文化,不知道应该取什么名字,反正老顾客们都熟悉了,想吃就直接上门来,对我来说店名一点也不重要 。”
“我有个老顾客,他女儿非常厉害,现在在国外工作,每次想吃我家的生姜糖都会让她爸爸给她快递过去 。喏,就是这箱了 。”黄文进笑着给最后一袋生姜糖封上袋口 。
作家古清生说:“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是比永久还久 。”或许这就是一家老店长久存在的秘密,它们担负着食客们深深的眷恋 。
烟火里的日子仿佛过得特别快,做完油枣,又到了做芝麻糖的时候了,一天下来忙碌而充实 。曾经跟在父亲身后学习手艺的小伙子,如今已是技术娴熟的老师傅,黄文进偶尔也会感叹下时光的力量 。
推荐阅读
- 全国网友都在找他!浙江94年民警小哥哥“怼人”视频火了:声音好苏,口才一流!
- 医疗|浙江移动:大力探索5G+智慧医疗 为医疗改革注入新动力
-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发布山洪灾害预警
- 常因家庭矛盾吵架,浙江一醉汉走错家门打错“老婆”被判刑
- 浙江省长兴县委召开加强和改进检察建议工作推进会
- 武侠|浙江“武林大妈”群像写真:解基层矛盾“最多跑一地”
- 植物|浙江丽水深山发现“幽灵之花” 全身晶莹洁白似鸟巢
- 刘德华|请刘德华参加综艺有多难?浙江卫视导演:往死里请
- 青春浙江|2020上半年,我所有眼泪都给了这39组照片。
- 浙江爸爸带着5岁娃喝了一夜酒!第二天回家,儿子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