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瓦岗军的瓦解(上)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 , 隋炀帝以高句丽不愿臣服为由 , 兴兵讨伐 。为此 , 在全国范围内调兵征粮 , 举国就役 。结果 , 兴师动众 , 却因指挥失当而一败涂地 。士卒死亡过半 , 百姓耕稼失时、田畴多荒 , 加之山东(太行山以东)、河南(黄河以南)地区水旱灾害频仍 , 隋朝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但隋炀帝不仅不体恤百姓 , 反而继续徭役征发不息 , 加上官吏贪残 , 侵渔百姓 , 人们生活困穷 , 民不聊生 , 开始聚众造反 。开皇以来的安定繁荣的社会 , 开始动荡起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王薄率先起兵造反 , 以长白山(在今山东邹平南)为根据地 , 编唱《无向辽东浪死歌》 , 号召人民拒绝给隋炀帝服兵役 。王薄起义的消息传开后 , 各地纷纷响应 。清河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人窦建德在高鸡泊(在今河北故城西南) , 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翟让、单雄信、徐世勣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 。
刚开始 , 这些起义军规模都不大 , 基本上就是大股的流寇 。比如翟让领导的瓦岗军 , 由于队伍里大多永济渠沿岸的渔民、船夫 , 他们就主要在永济渠沿线抢劫来往的船只、客商 , 跟一般的土匪没啥区别 。繁忙的永济渠 , 让瓦岗军收获颇丰 , “资用丰给 , 附者益众” , 队伍不断扩大 , 人数多达上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面对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反抗 , 隋炀帝却像个上了瘾的赌徒一样 , 对第一次东征的失利耿耿于怀 , 对百姓的困苦却无动于衷 。大业九年(613年) , 隋炀帝再次大规模发兵出征高句丽 。此次出征 , 隋炀帝任命楚国公、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负责后方的粮草督运补给 。
杨玄感身世显赫 , 颇有来头 。其父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 , 为隋文帝南平陈朝 , 立下赫赫战功;后又协助杨广夺取皇位 , 平定汉王杨谅的叛乱 , 获封司徒、楚国公 , 位极人臣 。但隋炀帝登基后 , 却对杨素父子颇为猜忌 。杨素死后 , 杨玄感更加担心隋炀帝会找机会收拾他们家 , 内不自安 。见隋炀帝登基以来 , 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喜谄厌谏、残害忠良 , 朝野上下颇有怨言 , 杨玄感就暗中结交朝中大臣、权贵和世家子 , 与原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后代李密等过从亲密 , 结为朋党 。
613年六月 , 将军来护儿按隋炀帝命令 , 在东莱地区集结水军 , 准备从海路进攻平壤城 。杨玄感派家奴假装成隋炀帝派出的督军使者 , 来到黎阳城 , 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怕被朝廷诛杀 , 已经起兵造反 , 由杨玄感全权负责黎阳军事 , 讨伐叛军 。城中军民信以为真 , 杨玄感遂裹挟众人在黎阳起兵 , 并派人把李密从长安召来 , 引为谋主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密牛角挂书的传说
得知杨玄感叛变 , 隋炀帝只得仓皇从辽东撤军 , 坐镇高阳 , 调集大军进行镇压 。当年8月 , 杨玄感兵败被杀 。兵败后 , 李密和一帮难兄难弟赶紧逃跑 , 不久就被官兵抓获 , 押往高阳 , 听候隋炀帝发落 。途中 , 李密通过贿赂押送官军 , 在邯郸县逃脱 , 随后隐姓埋名 , 在民间隐藏了下来 。
614年 , 隋炀帝第三次讨伐高句丽 。高句丽遇上如此锲而不舍的隋炀帝 , 也是万般无奈 。迫于隋朝的军事压力 , 高丽王高元只好遣使请降 。彼时 , 天下已非常动荡 , 山泽草莽 , 群雄竞起 。隋炀帝征发的部队大多都没能赶来汇合 , 他也无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见高句丽服软 , 便顺势班师 , 经洛阳回到了长安 。
推荐阅读
- 隋唐,李世民|正史上的瓦岗名将众多,秦琼与程咬金在瓦岗的地位排不上前五
- 听语|7月下旬,旧爱转身,红娘贺喜,防线瓦解,幸福相拥,爱不散场
- 隋唐|瓦岗军内讧记:翟让已经交出大权,李密为何非要杀死他?
- 凤凰男|凤凰男的自负,在解除婚约后迅速瓦解:对不起,给我个机会
- 小马哥推文|5本人气超高的末日废土小说,废土世界,秩序瓦解,力量至上!
- |瓦岗寨豪杰中最有远见的人,李密如果听他的,就不会有后来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