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北京大学黄卓:财富管理或成为下一个被金融科技改变的金融业务


近日 , 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睿智合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睿智科技”)联合举办的北大-睿智金融科技公益公开课第二期开课 ,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黄卓讲授的《金融科技时代的中国财富管理》受到广大在线参与者的热烈欢迎 。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黄卓:财富管理或成为下一个被金融科技改变的金融业务
本文插图

该系列公开课于5月7日面向全网免费开课 , 首期课程为睿智科技首席战略官、摩根大通银行原董事总经理、美国运通公司原首席信贷官林晴带来的《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启示录》 。
在此次公开课上 , 黄卓带来了三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特点和国际比较、金融科技如何赋能财富管理、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的未来展望 。
据2019年波士顿咨询与宜人财富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财富管理市场 , 2018年 , 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达到146万亿元 。 波士顿咨询预测 , 在克服了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后 , 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可望在2023年达到243万亿元人民币 , 2019?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约11% 。
但是在巨大潜力的背后 , 中国个人财富管理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在经济减速、宏观不确定性上升、人口老龄化、储蓄率开始下降的大背景下 , 银行理财打破刚兑 , 海外投资渠道不通畅 , “房住不炒”政策延续 , P2P网贷风险频发……
“广大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信心不足 , 股市回到十年前 , 投资者教育有待加强 , 与此同时 , 私募基金、信托、私人银行的门槛较高 , 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 ”黄卓表示 。
纵观中国整个金融市场 , 正经历着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变革 , 正从以传统金融为主导的时代 , 进入到数字金融时代 。 “我们看到 , 在中国 , 像移动支付、网络小额贷款等行业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 这些领域不管从规模上还是从技术上 , 应该都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 ”黄卓分析道 , 随着数字技术为中国财富管理领域带来新变化 , 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加速推进数字金融战略 。
“那么 , 财富管理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金融科技改变的重要业务领域?”黄卓认为 , 与支付和借贷相比 , 财富管理是更加复杂的金融业务 , 同时也是利润更高的金融业务 , 亦为诸多金融科技公司带来很多商业机会 。 例如 , 将技术赋能输出给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 , 为人工投资顾问提供有用的数字技术 , 开发对投资用户更为友好的财富管理产品 , 等等 。
黄卓认为 , 在赋能银行与财富管理机构方面 , 有三类技术非常重要:第一类技术是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 , 特别是对一些非结构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技术等的挖掘与学习 。 信息是投资和资产配置的一个最重要素材 , 怎样去有效地处理数据非常重要;第二类技术是人工智能 , 特别是人机交互技术 , 它可以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第三类技术是云计算 , 当机构要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以及处理海量数据时 , 可能需要通过云的方式来为海量的客户提供服务 。
在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 , 国家政策允许一些外资机构在国内更大规模和范围开展相关业务 , 这将对中国的金融和金融科技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黄卓表示 , “影响会有 , 但较为正面 。 ”
“对外开放应该是未来几年内中国金融市场一个最大的看点 。 首先我们要分析国外金融机构的优势和劣势 , 再来分析影响是什么 。 ”黄卓表示 , 国外金融机构较长的从业历史令它们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 , 这是开展金融业务的一个重要优势 。 此外 , 国外金融机构处理复杂金融业务和风险管理的能力都比较强 , 也更熟悉海外金融产品 , 可以帮助中国投资者实现更广泛的投资分散化 , 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