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提coach…同事说你看天猫上这包这么便宜你那王府井买的是被骗了吧是啥心态

购买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商品,性价比本身就是伪命题。之所以会被问,多半是在评论人眼中题主所购买的商品超过经济承受能力/平均消费水平。拎不清自己,又看不得别人好的人多着呢。真的比自己购买力水平高许多,我会说是A货,图个清静。差距不大的就随人说好了,看不惯你的终究是少部分人。
■网友的回复
其实他到真不一定是嫉妒或者看不得别人好。只是价值观不一样,导致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如何应对「披萨不就是个大饼铺点肉」、「寿司不就是放块鱼在米饭上」这种言论? - 心理学在这个问题中,答主提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贫乏年代过来的人,对商品的第一定性是“种类物” 而不是“特定物”,看见东西先分类,猪肉牛肉皆是肉,青菜白菜都是菜。至于这是什么牌子的肉,那是什么产地的菜,这都不是优先考虑的内容。 有就不错了,想别的没用。时间久了,整整一代人思维定型,“不优先考虑”变成了“不考虑”。 到是不是说你的同事很穷,而是他习惯了比对,习惯了所谓的“性价比”分析。习惯了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去找一个类似的种类物。所以他不能理解为了额外的品牌、故事、样式等付款。 就是现在很多人不能理解买软件,充视频网站会员,买正版音乐CD等,他觉得反正都能下载或者都能破解。 而成长在物资充裕环境里的人,对商品的第一定性是“特定物” 而不是“种类物”,这个“特定” 指的可以是某一品牌,也可以某种特点。我们想要coach,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个包;我们知道酒店除了睡一晚之外,看的是街景还是海景价钱大不一样;我们知道寿司的鱼一般只选哪几种,用的那种饭叫做醋饭。 现实中,对于价值观不一样的,我们要理解和包容,毕竟人生而不平等。 但是,绝对、绝对、绝对厌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转嫁给他人的一类人: “傻叉买个包花2万,我天猫200就买回来了” “你简直是人傻钱多啊,花那么多钱” …… 对于这类人,愉快的回答 “ 嗯、啊、哦、 是啊,你说得对!” 然后转身愉快的享受我们购物所得吧!
■网友的回复
不用分析他们的心态,因为你改变不了,分析也没用。怎么回应?就仨字:我乐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