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三 )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 , 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 , 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土耳其蓝色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 , 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据说 , 翠羽必须从活的翠鸟身上拔取 , 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 , 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 , 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 , 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 , 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 , 整件作品富于变化 , 富丽堂皇又不失生动活泼 。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取代 , 1933年 , 中国最后的一家点翠工场终于关闭 , 原因是点翠翠羽鸟毛已经绝市 。 点翠工艺退出了历史舞台 。
07、最精细的金银刻缕工艺——金银错
青铜金银错孔雀杖首
金银错工艺最早始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 , 主要用于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 。 其表现手法为在器物表面上绘出精美图案 , 以图案之形錾出槽沟 , 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 , 而后打磨平整 , 抛光磨亮 。
战国变形兽纹错金银青铜扁壶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金银错工艺是铜文化与铁文化结合的产物 , 因为没有坚硬的铁器是没法在铜器上精细地刻镂 , 伴随着青铜器辉煌时代的逝去 , 金银错工艺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战国兽琵琶形银错几何云纹带钩
但是 , 当这些昔日的金银错工艺品重见天日时 , 整个世界都为这一精美的艺术所倒 。 如今 , 金银错工艺经过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不断努力 , 最终将这失传千年的工艺全面恢复 。
搞工艺的闽南人|中国珠宝七大传世手工艺,揭秘
文章图片
和田玉金银错壶
有诗词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 华丽的气度来自于眼界和智慧 。 但在人心沉浮的年代 , 手与心的连接、触觉 , 往往才让我们在纷乱的思绪中获得沉静的感觉 。 而那些承载文化的、有历史有故事的物品 , 也让我们在金钱这个衡量价值标准中 , 感受到我们自己的独特和根脉 。 这也是为什么手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的因由 , 这些穿越时间的物品 , 有着千年的理由 , 它们是时间精挑细选的最好礼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