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无论你喜不喜欢,即刻都不会再“变黑”了( 二 )


而之后的瞄准恋爱社交的“橙” , 类似于探探的的产品逻辑 , 但注册则是独特的“聊天对话”式;而到 4 月 3 日 , 即刻甚至还上线了一款名为“即士多”的电商产品 , 官方宣称的定位是“在线上便利店向好友推荐商品”的平台 。
不难看出 , 对于即刻而言 。 现阶段已经到了“非要做点什么不可”的阶段了 。
All in 社交是即刻的战略调整吗
稍加梳理不难发现 , 尽管经历了路线上的摇摆不定 , 但即刻其实一直有着一个相对清晰的产品脉络:“社交+X” , 换句话说就是在各种成熟的产品形态上 , 添加上即刻擅长的社交环节 。
这背后其实暗含着一个前提:即便是经历了风波 , 即刻团队依然彻彻底底的 all in 社交赛道 。
在今天一众欢迎回归的声音中 , 就夹杂着不少被“劝退”的表态 , 这其中的火力几乎完全集中于对于即刻 all in 社交的失望 。 这源于在今天回归的 7.0 版本中 , 即刻加入的诸如心情日记、足迹地图、头像弹一弹等功能 , 全线旨在提升社交的娱乐性于粘性 。
但需要明确的是 , 这并不是即刻在经历风波之后的转舵 , 不过是将之前的转型推向了深水区 。
即刻的“社交化”实际上始于 2017 年 3 月 , 也就是用户增长明显 , 融资充裕之后 。 3.1 版的黑色图标 , 变成了 3.2 版的鲜黄色 。
钛媒体APP|无论你喜不喜欢,即刻都不会再“变黑”了
本文插图

如同 2018 年得到更换图标一样 , 即刻的“作死”引起了随后的群嘲 。 “精神股东”们纷纷扬言卸载即刻 , 冷静派则开始猜测即刻或许正准备进军年轻市场 。
图标设计者@熊小默 在朋友圈回应了设计思路 , 的确是为了试探即刻新得调性:年轻、有料、乐天 。
群嘲源于何处?源于“黑即刻”与“黄即刻”看似一脉相承 , 实际上却服务于不同的群体 。
“黑即刻”早在 2015 便已经诞生 。 彼时 , 内容算法分发开始大行其道 , 不仅加速了 RSS 类应用的没落 , 传统的编辑推荐式新闻客户端也统统沦陷 。
这的确降低了“草根用户”或许信息的门槛 , 但也从某种意义上抬高了在意“信噪比”的“精英用户”的信息获取成本 。 即刻则借助更细的信息粒度:用多维度将信息框定到足够精准 , 形成“主题”加以推送 。 诸如“有豆瓣8.0分以上的新电影”“煎蛋24小时热文”……
配合调教好的推送 , 的确会给人一种完美解决信息过载的“高效”体验 。 自然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从业者、媒体人在社交平台的一致推荐 , 使早期的即刻被赋予了极为浓重的 GEEK 色彩 。
但作为典型的“效率工具” , 喊着“每天十分钟 , 看点好东西”的 RSS 工具 , 能在看中用户时长、DAU、MAU 的资本面前讲出什么足够性感的故事呢?这也使得即刻不惜打脸:
钛媒体APP|无论你喜不喜欢,即刻都不会再“变黑”了
本文插图

市场需要“黑即”还是“黄即”
技术宅遍地的 V2EX 冒出了这么一个提问:即刻惨不忍睹了 , 还有类似的聚合类应用吗?关于即刻的吐槽 , 这只是冰山一角 。 知乎、酷安等社区 , 都随处可见类似“即刻已死”的论调 。
钛媒体APP|无论你喜不喜欢,即刻都不会再“变黑”了
本文插图

而另一边 , 即刻却在大众层面走了起来 , 先后赞助爱奇艺的打歌节目《中国音乐公告牌》、B站的网综《故事王》和腾讯视频的《即刻电音》 , 分别切进了年轻文化圈中最具代表性的饭圈、二次元和电子音乐 。
同一款产品 , 两种光景 。 背后折射的其实是 , 即刻作为一款产品 , 经历了借由社交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完成种子用户积累;并在逐步完成破圈之后 , 调转船头开始寻求用户关键数据的增长以求更大的体量的转型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