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那些事|写作可以戳破“自己已经懂了”的幻觉

_本文原题为:写作可以戳破“自己已经懂了”的幻觉
学术那些事|写作可以戳破“自己已经懂了”的幻觉
文章图片
作者:拙棘
本号原创
我们大概都有这种体会:以为自己已经懂了 , 但当真的试图把想法写出来的时候 , 却发现自己原来还没想明白 , 写两句就会陷入表达困境 , 或者发现写下来的东西根本经不起推敲 。
最初的“懂了”不过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 , 一旦形诸文字 , 我们就被逼迫着把模糊的感觉雕琢得更为清晰 。 结果往往是 , 这团模糊的感觉或者只是一团迷雾 , 里面没什么可以留存下来的干货 , 或者虽有干货 , 但粗糙混乱还有待清理 , 三立方的木料最后只能雕出一尊小小的拙棘半身像 , 油漆还得另买 。 简言之 , 写作提供了一个自我审查的机会 , 一个戳破“自己已经懂了”的幻觉的机会 。
【学术那些事|写作可以戳破“自己已经懂了”的幻觉】无论是否有意识 , 写作都预设了读者 , 这个读者可能是某个模糊的群体 , 比如大众、某个专业的研究者们 , 也可能就是自己:尝试用自己能自然理解的话把想法表达清楚 。
相比自己把话说清楚 , 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想法不仅逼迫我们把自己的想法搞清楚 , 还进一步逼迫我们用对方能理解的话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 什么是对方能理解的话呢?这时我们得判断对方的知识结构 , 以此确定哪些东西是需要补充说明的 , 哪些是他已经懂了的无需再说的;得判断我们的想法要通过何种线索才能妥帖地嫁接到对方的知识结构中 。 在这一过程中 , 我们的想法与更多的思想脉络进行了对话 , 得到了检验 。
作读书笔记得尽量避免摘抄原文 , 要努力用自己的话说清楚 。 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的知识背景、写作规划和读者的知识背景、阅读目标存在差异 , 用自己的话说清楚相当于把一台出厂状态的手机设置成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样子 。
这里特别重要的是概念的替换 , 面对外文著作、译作尤其如此 。 外来概念、理论概念往往缺乏可感性 , 难以直接领会 , 我们得用熟悉的词儿来解释它们 。 解释总是有尽头的 , 尽头就是找到那些不必解释我们自然就懂的词语 。
相比只读不写 , 写读书笔记当然累多了 , 但也牢靠多了 。 不过读书笔记也有缺点:在总体结构上 , 它完全被作者的论述线索带着走 。 自己写文章则要求我们在独立的写作规划下运用书本上的知识 , 这会逼迫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梳理书本中的内容 , 相比跟着作者的线索走 , 此时 , 我们会更主动、更彻底地去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