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AI化价格歧视、智能选择偏见、生物数据泄露,人工智能还有多少个坑?( 二 )


另一方面 , 人工智能技术也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 不会犯低级错误、不会受情绪影响 。 现在金融工作的发展目标是流程自动化 , 透明化 , 确保工作流程的一致性 。 本质上 , 其实是提高效率 , 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 , 避免人为决策的不一致 。 而人工智能恰好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 。
在资管领域 , 智能投顾的优势更为明显 。 除了费率低、操作便捷、适用人群较广以外 , 最重要的就是降低主观因素对投资的影响 。 据兴业证券(601377,股吧)预测 , 到2022年 , 中国的智能投顾管理资产总额将超6600亿美元 , 用户数超过1亿 。
但智能理财、智能投顾平台依旧存在获客难 , 流失率高等问题 。 某平台负责人称 , 一旦智能投顾表现不稳定后 , 客户马上流失 , 并且是长久性流失 。 这主要是由于智能投顾擅长的是长期投资而非短期投机 。 智能理财的短期收益无法满足激进用户 , 同样也无法满足 “保本”用户 。 另外 , 由于我们的市场有效性不足 , 缺少成熟的投资品种 , 难以做到智能化的高效配置和调整 。 这恐怕在短期内也无法解决 。
人工智能是要便利还是要隐私?
另外 , 由于应用场景较多 , 人机交互时使用的生物识别认证也比较常见 。 在金融领域 , 柜面开户、自助银行、移动支付等等都会用到 。 据CFCA发布的2019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 , 指纹登录是操作最快的 , 也是用户满意度最高的辅助身份认证方式 。 除了指纹、声纹、人脸识别 , 现在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也在快速发展 。 预计到2023年 , 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亿元 。
中国电子银行网|AI化价格歧视、智能选择偏见、生物数据泄露,人工智能还有多少个坑?
本文插图

尽管人脸识别存在风险 , 但便利性却超过了用户顾虑 。 凭借人脸识别功能的便捷性 , 即使不是全部 , 目前大多数应用程序App也会提供类似的功能 。 而且 , 越来越多的网站和应用程序App正在转向基于面部识别的验证 , 许多在线开户正从过时控件转向更现代的控件(例如拍照文档匹配)这对生物数据以及文档储存提了极高的要求 , 部分用户还没意识到其中的巨大的风险 。
其实 , 个性化生物识别数据已经存在活跃的暗网交易 , 并且在2020年将继续增长 。 一部分信息的获取是来自开放源和社交媒体;另一部分是通过网络钓鱼 , 不仅窃取静态凭据 , 而且还窃取用户面部自拍和视频 。 另一个威胁是 , 先进的恶意软件可以闯入移动设备身份验证 。 2019年5月 ,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29款主流智能门锁进行试验 , 发现85.7%的商品信息识别卡开启存在安全风险 。
除了生物识别 , 其他领域也涉及到隐私与便捷的问题 。 比如 , 智能推荐只有牺牲掉部分隐私数据(行为数据)才能获取便捷性功能 。 用户是否愿意用隐私换便捷就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
去年年末 , 央行等相关部门对个人金融信息采集划定了监管红线 , 但部分银行仍有“超采”问题 , 自动读取照片、文件、电池信息、手机系统设置等 。
【中国电子银行网|AI化价格歧视、智能选择偏见、生物数据泄露,人工智能还有多少个坑?】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 , 也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 但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 希望未来能出现更为先进的优化技术或替代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