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读书时光|原因复杂,东汉文人为何出现自杀之风?这是当时社会风貌的展现( 四 )


林夏的读书时光|原因复杂,东汉文人为何出现自杀之风?这是当时社会风貌的展现
文章图片
在古代 , 皇权是至高无上的 , 容易逼迫臣子 。 有时候 , 一些外戚强权也能成为逼迫别人的势力 , 因为他们权势太大 , 爪牙密布 , 这就使许多人不得不通过自杀以寻求解脱 。 据《后汉书》卷四十三《乐恢傳》:诏听上印绶 , 乃归乡里 。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 恢遂饮药死 。
乐恢屡次辞官归乡 , 终于得到朝廷的批准 。 然而其以前与窦宪有过节 , 窦宪便利用手中的强权借机让州郡逼迫乐恢 , 乐恢无奈选择喝毒药自杀 。
以上两例 , 一则是受皇权逼迫自杀 , 另一则是受强权逼迫自杀 。 我们下面再来看一下东汉文人因绝望自杀的例子 。 据《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安帝崩 , 阎太后以宝等阿附嬖幸 , 共为不道 , 策免宝及承 , 皆贬爵为亭侯 , 遣就国 。 宝于道自杀 , 国除 。
安帝驾崩 , 阎太后追究责任 , 惩治犯人 。 于是将耿宝与耿承皆贬爵为亭侯 , 发遣回国 。 耿宝并没有被判罚死罪 , 也没有受到外力的逼迫 , 然而最终耿宝还是选择自杀 。 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对于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 , 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 。
东汉文人受到的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于皇权与强权的逼迫 , 皇权与强权的干扰也会使东汉文人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 。 而在皇权与强权的巨大阻力面前 , 东汉文人毫无还手之力 , 要么苟活 , 要么有尊严的去死 , 这就是摆在东汉文人面前的两条路 , 而东汉文人往往会选择后者 。 羞愧自杀
羞愧自杀是由东汉文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所致 。 在东汉 , 这种自杀行为的数量多且涉及的群体非常广泛 , 因而值得我们单独拿出来进行研究 。
《后汉书》卷二十《铫期傳》:督盗贼李熊 , 邺中之豪 , 而熊弟陆谋欲反城迎檀乡 。 或以告期 , 期不应 , 告者三四 , 期乃召问熊 。 熊扣头首服 , 愿与老母俱就死 。 期曰:“为吏党不如为贼乐者 , 可归与老母往就陆也 。 ”使吏送出城 。 熊行求得陆 , 将诣邺城西门 。 陆不胜愧感 , 自杀以谢期 。 期嗟叹 , 以礼葬之 。
李熊是邺地豪强 , 而其弟李陆暗中想要谋反 。 起初有人告诉铫期 , 铫期置之不理 , 后来好多人都告诉铫期李陆要造反的事情 , 铫期才召见李熊问责 。 李熊当场认罪 , 愿意跟老母一起赴死 。 铫期本可以重罚李熊 , 然而却释放了他们 , 无论是当匪还是投明 , 让他自己选择 。 因而李熊找到李陆 , 意欲大义灭亲 , 将李陆押解给铫期 。 李陆为铫期的仗义所感动 , 自知有罪 , 而且心中羞愧 , 愧对自己的母、兄 , 因而自杀以谢罪铫期 。
《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傳》:吏有檀建者 , 盗窃县内 , 意屏人问状 , 建叩头服罪 , 不忍加刑 , 遣令长休 。 建父闻之 , 为建设酒 , 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 , 有道之君以义行诛 。 子罪 , 命也 。 ”遂令建进药而死 。
当时 , 钟离意为瑕丘县令 。 县吏中有个叫檀建的人 , 在县内偷窃被抓 。 钟离意单独审问檀建 , 檀建立刻叩头认罪 , 钟离意不忍对其判刑 , 便命令他回家休长假 。 檀建的父亲听说后 , 认为钟离意宽容仁厚 , 而自己羞愧难当 , 于是明令檀建服毒药自杀 。
林夏的读书时光|原因复杂,东汉文人为何出现自杀之风?这是当时社会风貌的展现
文章图片
以上两个事例都是东汉文人羞愧自杀的典型 。 东汉文人多讲求自尊与道义 , 如若自己犯错 , 别人不去追究甚至反而以德报怨 , 那么东汉文人多因为自己的自尊或者道义精神感到羞愧难当 , 为了报答自己的恩人或者维护自己的尊严 , 他们多选择以自杀来谢罪 。 总结
东汉文人自杀的种类繁多 , 主要有维护尊严自杀、被冤自杀、恐惧自杀、尽忠自杀、逼迫绝望自杀、羞愧自杀六种自杀类型 。 其实东汉人的自杀类型还有很多 , 比如利他型、悲痛型等 , 由于这些自杀类型出现的次数较少且限于篇幅 , 因而在文章中不多赘述 。 东汉“引发自杀的社会原因复杂多端 , 这既是东汉社会风貌的突出展现 , 也是促成东汉社会风貌的一个重要原因 。 ”任何简单的分类都不可能概括出东汉文人所有的自杀现象 , 因为东汉文人自杀的原因较为复杂 , 多不是因为单一的原因造成的 , 因而仍然值得后来人去继续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