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历史|此战宋军14位将领战死,9400将士几近覆灭,但李元昊并未实现计划,原创

_本文原题为:此战宋军14位将领战死 , 9400将士几近覆灭 , 但李元昊并未实现计划
宋夏战争的第一阶段 , 爆发于宋仁宗时期 , 因李元昊自立为帝 , 建立大夏国 , 而且还派人通知 , 注意是通知北宋 , 要求北宋承认自己的地位 , 这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扇北宋的脸 , 所以双反爆发了为期三年的战争 , 直至庆历和议签订 , 双方才算是勉强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
尘封历史|此战宋军14位将领战死,9400将士几近覆灭,但李元昊并未实现计划,原创
文章图片
在这三年间 , 也就是北宋宝元二年至北宋庆历二年 , 即1040年至1042年 , 其中双方最后一次大战也就是定川寨之战 , 加上之前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都是西夏获胜 , 这也是影响了北宋朝堂的决策 , 最终在双方都有意和议的情况下 , 签订了庆历和议 。
而相比之下 , 定川寨之战多少直接让北宋意识到 , 单纯依靠重兵防御不是良策 , 此战中李元昊的野心也是很大的 , 他意欲夺取关中 , 进一步分割蚕食北宋 , 而对于北宋来说 , 此战 , 是几乎在边境整体防线尚未来得及反应之时 , 因一位将领的固执己见导致大败 , 但北宋精锐并未遭遇重创 , 也是让李元昊明白 , 在只依靠自己的情况下 , 西夏想要蚕食北宋是痴人说梦 。
首先我们简单复盘一下定川寨之战的整个过程 。
定川寨之前 , 宋军败于好水川之战 , 韩琦、范仲淹因此被贬 , 而一直不愿屈服于北宋的李元昊采取了属下的建议 , 那就是夺取关中 , 进一步削弱北宋对西夏的压制力 。
《西夏书事·卷十六》中国精骑并聚诸边 , 关中少备 。 若重兵围胁边城 , 使不得出战 , 可乘间深入 , 东阻潼关 , 隔绝两川贡赋 , 则长安在掌中矣 。
当时北宋为了遏制西夏的扩张 , 的确在关中以北及西北之地驻守了大量精锐部队 , 定川寨只是各路宋军兵马不下20万 , 这也是李元昊在战后不敢深入就撤军的原因 。
尘封历史|此战宋军14位将领战死,9400将士几近覆灭,但李元昊并未实现计划,原创
文章图片
李元昊下属的建议是 , 集重兵袭扰北宋边境要塞 , 之后趁宋军主力被吸引之际 , 派偏师夺取关中 , 扼守潼关 , 切断北宋于关中乃至川蜀之地的联系 , 这相当于时实行一次精准的手术 , 从关中将北宋“拦腰截断” , 夺取关中扩充实力 , 也可以阻断川蜀和北宋的联系 , 以实现和北宋争天下的目的 。
所以李元昊在好水川之战后 , 并未做长时间的休整 , 再度集结10万大军南下 , 兵锋直指镇戎军(今宁夏固原) , 并且西夏军采取两路夹攻的策略 , 一路军从镇戎军东南 , 一路从西北方向向其推进 。
面对西夏军再度入侵 , 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命副使葛怀敏率军出战 , 对战中 , 前线宋军统帅葛怀敏和王沿的决策完全相反 。
《宋史.王沿传》元昊入寇 , 副都总管葛怀敏率兵出捍 , 沿教怀敏率兵据瓦亭待之 。
《宋史.葛怀敏传》闻元昊徙军新壕外 , 怀敏议质明袭之 , 乃命诸命将分四路趣定川砦 。
王沿的意思是希望葛怀敏率军打防守战 , 也就是遏制西夏军攻势 , 待其自退 , 或者待敌打伏击战 , 总之是不主张出动出击的 , 但是葛怀敏的想法却完全相反 , 可能是对西夏军的虚实没有掌控到位 , 或者对于自己的兵力太过自信 , 毕竟按照历史记载 , 葛怀敏率领的各泾原路兵马合计兵力大约2万 , 是有实力和西夏军一战的 。
尘封历史|此战宋军14位将领战死,9400将士几近覆灭,但李元昊并未实现计划,原创
文章图片
加之之前宋军接连战败 , 可能葛怀敏是想要成为西线宋军将领中的第一人 , 率领宋军击溃西夏军 , 那么3年来宋军的败事就和得到遏制 , 也可以说他想争功 , 但是就具体的战争过程而言 , 他缺乏临阵指挥的能力 。
李元昊在探知葛怀敏的军事行动后 , 调遣兵力向定川寨集结 , 对宋军形成了合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