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科学家猜测太阳系第九号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个原初黑洞( 二 )


可是直到现在 , 除了在外太阳系中造成引力效应外 , 科学家几乎没有发现任何说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 。 难道第九号行星并不存在?可如果它并不存在 , 那太阳系边缘科学家探测发现的天体轨道异常现象又如何解释?既然这些非常遥远的海王星外天体轨道异常 , 那说明在这里必然有一个巨大的引力源存在 。
如果这个巨大的引力源不是行星 , 那又会是什么?这个时候有科学家想到了黑洞 , 2019年9月24日 , 英国杜伦大学天文学家雅各布·舒尔茨(Jakub Scholtz)和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詹姆斯·恩温发表了一项新研究 , 描述了他们针对太阳系最外层奇特引力现象提出的另一种假说 。 他们认为 , 这些奇特现象也许根本不是由一颗行星导致的 , 而有可能是一个原初黑洞 。 该理论发表后引发了一定争议 。
所谓的原初黑洞 , 其实就是宇宙大爆炸发生后便立刻形成的小质量黑洞 , 早期宇宙中的密度波动可以迅速形成质量各异的黑洞 。 这些古老的天体会在宇宙中四处运动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它们会通过霍金辐射缓缓地蒸发掉 , 其中体积较小的黑洞将会率先消失 。
虽然有许多宇宙演化理论认为原初黑洞应该存在 , 但我们尚未直接观察到过它们 。 这类黑洞体积太小 , 因此不会对太阳系的其它区域造成威胁 。 但在太阳系的遥远地带 , 它造成的影响相当巨大 。
黑洞跟其它的天体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 我们都知道 , 黑洞有强大的吞噬能力 , 即使是光进入黑洞也无法逃脱出来 。 如果是行星 , 它能够发出红外辐射 , 我们用光学观测和红外观测或许还有可能发现 。 可如果这是一个黑洞 , 我们的光学观测和红外观测手段就没有用了 , 它完全是一个隐藏的存在 。
而且原初黑洞的质量比较小 , 它的周围不会有明亮的吸积盘 , 所以它即使就在我们面前 , 我们也看不到它 。 那是否我们就没有任何办法探测到这个可能存在的原初黑洞呢?当然也不是 , 如果这个黑洞是在太阳系外 , 距离我们比较遥远 , 那我们将没有任何办法 。
我们能够观测到太阳系外的一些黑洞 , 主要是因为那些超大质量黑洞 , 它们有着非常明亮的吸积盘 , 能够发出各种强烈的辐射 , 我们观测到这些强能量辐射就能够知道那里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 比如银河系的中心 。
可是现在这个小质量黑洞它是在太阳系边缘 , 距离我们并不是太遥远 , 所以只要细心搜寻或许还是有希望观测发现的 。 只不过红外观测和光学观测是不可能发现这个小黑洞存在的 , 我们能够利用的是移动的X射线、伽马射线和其它高能宇宙射线来源展开细致搜索 。
黑洞虽然有着强大的吞噬能力 , 连光也不会放过 , 但是黑洞并不是一个只吞不吐的天体 , 根据霍金辐射理论 , 它仍然会向外释放出一些能量 , 只不过这些能量需要更为强大的探测设备才有可能发现 , 而且还必须要离我们非常近 。
不管太阳系边缘的有没有第九号行星的存在 , 但是一些天体轨道异常告诉我们 , 这里大概率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引力源 , 即使它不是行星 , 也有可能是黑洞或者其它的未知存在 。 对于目前的人类科技来说 , 我们要探测太阳系边缘的这个巨大引力物体 , 只能通过天文望远等观测设备 。
可能有人会说了 , 我们可以派出飞船前往太阳系进行详细的观测 , 如果那里真的有第九号行星 , 不是更容易发现吗?其实这种方法以人类现在的科技实力是不可取的 。 要知道如果第九号行星真的存在 , 它的公转轨道周期会达到1万至2万年 。
而且宇宙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 , 如果我们没有确定的坐标信息 , 飞船前往太阳系边缘想要遇到第九号行星 , 那可能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很多倍 。 其实科学家之所以不派出飞船前往太阳系边缘搜寻第九号行星 , 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飞船的速度太慢了 。
如果我们现在有了亚光速飞行的能力 , 飞船从地球出发前往太阳系边缘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 那么搜寻第九号行星自然也就非常简单了 , 我们完全可以用飞船进行对太阳系边缘进行地毯式的搜寻 。 如果第九号行星真的存在 , 自然无法逃脱飞船的搜寻 。 即使是看不见的原初黑洞 , 一旦飞船无意中靠近 , 其强大的引力也会对飞船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 那个时候 , 我们自然也就知道它在哪个位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