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睡觉前习惯关上灯“刷刷”手机?专家:长此以往或有患抑郁的风险( 二 )


不过 , 在这项研究中 , 作者提醒道 , 小鼠实验存在一定局限性 , 能否由小鼠推及人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确定类似的通路或机制对人体的影响尚需在灵长类中开展研究 , 且夜间光对于人类生理的扰动由多种因素组成 , 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 ”赵欢说 。
事实上 , 科学家此前已经在人类的视网膜里找到了自感光神经节细胞 , 也就是这条神经环路的第一站 。 “我们的发现提供了可用于解释这一临床观察的潜在神经环路机制 , 为进一步挖掘如何阻断由异常光线环境引发的情感障碍提供了可能介入的靶点和思路 。 ”薛天说 。
他表示 , 光调节众多神经生理功能 , 研究团队将在此方向上开展一系列工作 。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 , “机不离手”“眼不离屏”靡然成风 , 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潜在健康危害?作者表示 , 人类不过百余年的工业化历程带来了大量全新的生存环境变化 , 人类机体可否有效适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 这项研究提示 , 应该保持规律作息 , 尊重生物学规律 , 避免扰乱机体的正常运作 , 从而保持个体的健康 。
延伸阅读:玩手机时突然失明!男子被送医抢救4小时 , 原来是患上“眼中风”我们日常生活中 , 被手机占据的时间越来越多 , 玩游戏、刷朋友圈、看视频……有没有算过你一天都看多久的手机?最近 , 深圳一名男子 , 在玩手机的时候 , 突然眼前一黑 , 右眼看不见了!这究竟怎么回事?
日前 , 在深圳西丽一家IT公司上班的小吴(化名) , 中午休息时像平常一样正在玩手机 , 突然眼前一花 , 他的右眼看不见了 , 反复揉眼睛都没缓过来 。 小吴有点慌 , 马上赶往深圳大学总医院 。
深大总医院眼科张志清医生接诊后 , 为小吴进行视力检测 , 视力表、指数(数手指头)、手动(手部晃动)、光感(手电筒照射)等一系列检查后 , 确认小吴的右眼光感消失 , 瞳孔散大至6mm 。 更糟糕的是 , 用裂隙灯一照 , 眼底的两根动脉血管已经变白变细 , 对应的视网膜也是缺血状态 , 张医生初步诊断这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即俗称的“眼球中风” 。
根据研究 , 视网膜缺血时间超过90分钟 , 感光细胞的坏死将不可逆转;超过2小时 , 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 , 即使恢复了血供 , 视力也很难恢复 。 因此 , 治疗眼球中风就和治疗脑中风一样 , 需要争分夺秒 。
多科会诊确定溶栓方案 , 4小时极速抢救恢复视力张医生立刻行动起来 , 一边按摩眼球、安排吸氧 , 一边让同事飞奔去药房帮忙拿药 , 让小吴赶紧服下硝酸甘油和丹参滴丸 , 并注射了山莨菪碱 。 半个多小时后 , 小吴的右眼有了一点点光感 , 瞳孔的对光反射也开始恢复 。 进行眼底照相检查 , 发现视网膜下方的动脉血管有所恢复 , 但是上方的动脉还是偏细 。
关键时刻 , 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主任蔡莉果断决定: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对症处理、边治疗边完善 , 做好患者住院准备 。 随后 , 蔡莉迅速给该院神经内科打电话呼叫会诊 , 商讨制定了详细的溶栓方案 。
离发病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 小吴的视力从无光感提升到了0.1 , 只是下方还有小片的遮挡 , 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懈怠 , 迅速帮小吴办好了入院手续 , 以尿激酶50万单位+200ml氯化钠静脉滴注进行溶栓治疗 。 终于 , 发病四个多小时后 , 小吴的矫正视力成功恢复到1.0 , 抢救成功 。
之后 , 小吴留在病房继续进行降眼压、扩管、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 , 3天后顺利出院 。
“无缘无故”的中风 , 可能来自身体里“潜伏”隐患“脑中风”我们平日里都听过 , 但“眼球中风”又是怎么回事?
我们熟知的“脑中风”是以脑部缺血或者出血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一旦发生可能危及生命 。
而实际上 , 视网膜作为眼球壁的最内层 , 上面也分布着动脉和静脉血管 , 一旦发生阻塞 , 会造成视网膜高度缺血或者出血 , 引起视力急剧下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