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商周的货币
方孔兄、阿堵物、通宝、交子、钱引、袁大头、铜板、黄金、白银等等 , 俱是货币的代称和等价物 , 不过 , 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 ,中国最早的物品货币也是那海边的贝 。19世纪 , 在河南安阳等地商代墓葬里 , 发现了大批作为货币而随葬的贝壳 。 殷墟西区的939座商墓中 , 出土有货贝的有300多座 。 商王武丁的王妃好墓出土甚至多达7000枚 。 在商代青铜器上 , 也屡有赏赐货贝的铭文 , 比如阳玄彝上:“遗小臣贝三朋”、中鼎上“候赐中贝三朋”等等 。 因之 , 研究者多认为 , 贝壳真正成为物品货币 , 在中国是从商代开始的 。随着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兴起 , 人们除了维持自身生存外 , 有了些剩余产品 , 于是最初的互通有无的交换活动出现了 。 据考证 , 中国大约在4000年前就开始了交易活动 。 所谓:“日中为市 , 致天下之民 , 聚天下之货 , 交易而退 , 各得其所” 。那时以物易物 , 自然多有不便 , 于是 , 人们想出了用羊、布、龟甲、贝壳等充当媒介物的办法 , 最后 , 来自南海的贝逐渐成为交易者愿意接受的媒介 , 因为贝对于居住内陆的人来说 , 它具有稀有价值 , 又因为它洁白有光 , 形态美观 , 可作为上等的装饰品 , 加上它坚固耐用 , 便于携带及计数 。贝币的使用单位是“朋” 。 “朋”的甲骨文写法 , 就是用一根绳子把钻了孔的贝贯穿起来的形象 。 一朋有几个贝呢?目前尚无定论 , 有人说是五个 , 有人说是双数 , 而郭沫若则认为“朋必十贝” 。物以稀为贵 。 原来 , 在150多种海贝中 , 能作为货币的只有一种 , 即因壳口纵裂多齿而得名的齿贝 。 “贝”字在商甲骨文中就是齿贝的象形 。 齿贝主要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 中国的产地是广州、台湾等地的沿海地带 。 远离东南沿海的中原人 , 只能通过诸侯的朝贡、征战中的掳掠以及交易获得 。有趣的是 , 作为原始货币的贝 , 在中国文字中至今还能找岀它的痕迹 , 以资佐证 。 中国的方块汉字 , 例如贵、贱、买、卖、贷、贡、赏、赐……几乎都带了一个“贝”字旁 。 由此可见 , 在汉字出现以前 , “贝”已经成为有价值的东西的代表了 。
推荐阅读
- 日本央行设立数字货币小组欲加快相关讨论
- 青年|百度的AI寻人技术,让宝贝回家不再是童话
- “牛市”行情昙花一现?货币情绪基本面谁主A股沉浮
- 日央行决定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
- 童谣:扭一扭
- 央行:我们现在更加强调适度这两个字
- 伊朗步委内瑞拉吗?纸币满大街如垃圾无人捡
- 日媒:为追赶中国脚步 日本加速筹备央行数字货币
- 商行创造货币?
- 张女士|罗平:App上购买虚拟货币赚钱 两女子“中招”被骗近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