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网络平台赋能“地摊经济”:一些公司纷纷推出帮扶措施

网络平台赋能“地摊经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 , 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 近日 , 多省市为流动商贩经营提供便利条件 , 放开“地摊经济” , 一些平台公司也纷纷推出帮扶措施 , 赋能“地摊经济”:京东宣布启动“星星之火”计划 , 阿里1688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 , 苏宁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摊夜市扶持计划 , 微信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 。 各平台从自身优势出发 , 帮助解决“地摊经济”进货、资金、经营的三大难题 , 多维度、全方位支持摊主的就业和增收 。
同样是城市的烟火气 , 同样是街边流动的地摊 , 但又和过去低质廉价的小买卖有了天壤之别 , 在治理模式、结算方式、供应渠道、金融支持、数据管理等方面都增加了新内涵 , 正在升级为“新地摊” , 保障低收入群体能端好“饭碗” , 也成为保民生、保就业的重要抓手 。
从移动支付到移动仓储的“新运营”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天马村村口豆花摊80岁的“豆花奶奶”用微信支付码的照片引发网友的关注 , 不少有趣的“图说”被创作出来:“人人都是‘小码哥’”“80岁的容颜 , 18岁的心”“谁还没有一个微信支付码呀”……
现在的地摊上 , 移动支付已成“标配” , 卖水果、卖蔬菜、卖针头线脑、理发、修鞋等都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了 。 摊主们说 , 不用收现金、不用找零钱 , 真是方便多了 。
一个小小的支付码 , 是广大摊主与互联网最直接、最便捷的“连接” 。 在腾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王喜文看来 , 基于支付码这个“入口” , 移动支付生态低门槛、低成本、快部署的数字化转型方式持续渗透到各个垂直细分领域 , 包括最接地气的“地摊经济” 。 据统计 , 截至5月31日 , 微信支付“小店”交易活跃度达到历史最大峰值 , 较1月疫情严重期间 , 全国小商家数增长2.36倍 , 交易笔数增长5.1倍 , 其中成都市及厦门市小商家交易笔数分别环比增长6倍和8.8倍 。
从移动支付到移动仓储 , “地摊经济”在悄然改变 。
天气日渐炎热 , 怎样保障原料存储和食品保鲜?商品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地摊经济”的痛点 , 也是管理的难点 。 为此 , 苏宁集团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摊夜市扶持计划 , 对全国所有政府指定的夜市区摊主开放多项扶持政策 。 具体包括苏宁全国“当日配”1000亿元本地化直供可追溯优品货源 , 涉及本地特产、生鲜、原产地农产品等品类;开放全国家乐福、苏宁小店门店10000个冷柜仓储服务 , 夜市摊主可申请3公里内的免费冷链仓储服务 , 也就是让苏宁小店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 , 在保证门店经营的情况下 , 面向周边的地摊商贩 , 开放店内冰箱、冷藏柜供其免费试用 。
从品质货源到金融输血的“新支撑”
过去“地摊货”主要是农副产品 , 现在据阿里1688数据 , “地摊经济”最热品类为日用百货、内衣、数码、美妆、玩具等 。 新的“地摊货”从哪里来?渠道是否正规?质量有没有保障?
京东发布“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最大的亮点就是“保供货” , 京东新通路将发挥全渠道供货能力 , 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 , 联动近10000家品牌厂商、4000多家联合仓 , 为线下零售商家和摊主提供价值超过500亿元的品质货源 , 让他们可以便捷获取到低成本、高品质的货源 。
“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从保供货、助经营、促就业三方面入手 , 将服务百万个便利店+百万家地摊 , 为超过500万人的就业提供供应链和服务支持 。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京东在扶持‘地摊经济’‘小店经济’上早已全面展开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 目前 , 疫情的影响将加速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 地摊和小店也不例外 。 京东有能力、更有责任用数字化的手段帮助他们 , 让地摊和小店经济更有活力 , 为经济回暖和稳就业助力 。 ”
除了货源的支持 , “地摊经济”还需要金融支持 , 去实现升级发展 。 有数据显示 , 96%摊主货源资金缺口在10万元以内 , “扶一把就能活” 。 各平台为摊主量身定制了金融支持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