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观园|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名

我们读唐诗宋词 , 往往都会在某一处的名句上停留很久 , 或是触动了我们的心弦 , 或是让我们感同身受 。 诗词文化历经千载 , 到如今已经蔚为壮观 , 颇具规模 , 即使不是这方面研究的学者 , 也总是会对某一首诗记忆犹新 , 在某个合适的场景浅唱低吟 , 娓娓道来 。
国学大观园|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名
文章图片
读诗读得久了 , 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 比如对一些千古名句如数家珍 , 但是却并不知道作者是谁 。 比如“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 其是是出自卢梅坡《雪梅》;“可怜天下父母心”人人都耳熟能详 , 但诗的作者却很少有人知道是出自慈禧太后;而《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的作者也并不是罗贯中 , 而是明代大才子杨慎 。
国学大观园|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名
文章图片
只知其诗 , 不知其人 , 这样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胜枚举 。 况且唐宋的诗词大咖能人辈出 , 流传下来的诗词也浩如烟海 , 那么可供小作者施展才华的舞台就相对缩小了很多 。 那些未入唐诗三百首的作品 , 并非是写得不够好、不够精 , 而是竞争力实在太大了 。
本期我们要说的是著名诗句“山雨欲来风满楼” , 出自《咸阳城东楼》 , 仅仅7个字 , 却气象万千 , 颇有风云际会 , 呼之欲出的大境界 , 那么此诗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它的上一句其实同样精彩和巧妙 , 连起来读更加的雄浑壮阔 。
国学大观园|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名
文章图片
这首诗的作者是许浑 , 晚唐很有影响力的一位诗人 , 其诗风多以怀古和田园诗为主 , 而且对句缜密 , 诗律纯熟 , 后人把许浑与杜甫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 并赞之曰:“许浑千首诗 , 杜甫一生愁” , 可见其文学功底之深厚 。 许浑最著名的代表作 , 便是这首《咸阳城东楼》 ,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
一上高城万里愁 , 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 , 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渭水流 。
诗人开篇就写景抒情 , 而此处的高楼 , 便是咸阳城的西楼 。 登上高楼俯瞰湖光山色 ,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快意的 , 可是诗人却用了“万里愁”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 此处正是以思乡为始 , “一上”和“万里”是运用了数字表达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 其中的“愁”更是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
国学大观园|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名
文章图片
“溪云初起日沉阁 , 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是千古名句 , 诗人在这里自注“南近磻溪 , 西对慈福寺阁” , 可见诗人是傍晚时分登上高楼 , 此时一轮红日西沉 , 夕阳与寺阁相叠 。 就在此时 , 凉风忽起 , 漫天乌云 , 诗人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 , 应该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前兆 。
“溪云初起日沉阁”写得出神入化 , 一是写乌云骤起 , 二是写夕阳从溪水升起 , 最后与阁楼相交呼应 , 这里委婉地道出了时间的变化 , 短短7个字 , 可谓是妙之毫巅 , 为“山雨欲来风满楼”做了很好的铺垫 , 有着承上启下的妙用 。
国学大观园|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名
文章图片
整首诗通过“云、日、风、雨”的递进关系 , 再加上诗句中的愁字渲染 , 勾勒出一个苍凉、悲怆和广阔的意境 , 同时也暗示着唐王朝日落西山、危机四伏的景象 , 这便是作者许浑登上咸阳城楼产生“万古愁”的原因所在 。
这首诗不论从格律上还是对句上 , 都堪称是神完气足 。 不但情景交融 , 而且又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读后不禁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
国学大观园|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名
文章图片
而诗中最后的“行人” , 其实包含着你和我 , 泛指人生的过客 , 这种空间的过客和时间上的过客 , 在“山雨欲来”中度过一生 , 细细品味确有悠悠不尽的滋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