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的步伐|凶手是15岁女儿:我捧出所有爱,却最终被你害,45岁律师身亡( 三 )


直到多年后 , 孩子长大 , 在婚恋中动荡 , 或者悲剧发生 , 亲子反目成仇 , 妈妈才明白:
我们的孩子 , 不必为我们的情绪负责 。
真爱孩子的妈妈 , 都会自我负责 。
④把孩子当成可控的木偶 。
华裔导演石之予的短片《包宝宝》 ,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做的一个包子 , 突然变成了一个软糯可爱的包宝宝 。
妈妈很爱包宝宝 , 无论去哪里都把他带在身上 , 怕他被狗咬伤 , 怕他被人拐走 , 更怕他跟别的孩子学坏 。
包宝宝越长越大 , 渴望交朋友 , 期待能自由 。
在反抗和抵触中 , 他和深爱他又控制他的妈妈 , 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 。
为逃离妈妈的监视 , 包宝宝带上新认识的女友 , 决定离家出走 。
看到那个曾经那么依赖自己的儿子 , 为了女朋友和新生活 , 竟如此狠心无情 , 妈妈一怒之下将包宝宝拽回来 , 张大口将儿子吞进肚子里 。
短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台词 , 却诠释了中国妈妈的集体悲哀:
“我要再次把你放进肚子里 , 这样就不会再失去你 , 这样你就不会反抗我 , 这样我们就能永远在一起 。 ”
这种可怕的控制 , 其实是妈妈失去自我的诠释 。
慢慢来的步伐|凶手是15岁女儿:我捧出所有爱,却最终被你害,45岁律师身亡
文章图片
⑤把孩子当成完美的化身 。
研究青少年犯罪和心理的李玫瑾教授 , 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不少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 , 并不是缺少母亲的陪伴 , 而是不幸地拥有一个近乎完美的母亲 。
这些在职场上堪称优秀的母亲 , 因过分追求完美 , 而用高标准苛刻地要求孩子 。
甚至把孩子的不完美 , 当作自己的不完美 , 在挫败感中试图把孩子改造成另一个自己 。
这注定是个失败的教化:
这世上就不存在完美的人 , 更没有完美的孩子 。
有的只是 , 接纳自己和孩子的残缺后 , 因看见各自的真实和独立 , 而变得更加慈悲的亲情 。
8.
需要补充的是:
这些问题 , 并非存在于所有单亲家庭里 。
不少清醒又勇敢的单亲妈妈 , 把孩子培养得明媚又优秀 。
他们之间 , 有着深厚的连接 , 又有着坚实的边界;有着骨肉的相连 , 也有着疆土的独立 。
明星 , 如出身在单亲家庭的娘娘孙俪、歌手刘若英 , 素人如考了635分给妈妈下跪的安徽感恩少年 , 还有我们隔壁像姐妹也像朋友的母女……
慢慢来的步伐|凶手是15岁女儿:我捧出所有爱,却最终被你害,45岁律师身亡
文章图片
那些把孩子养得很好的妈妈们知道:
离婚是自我的选择 , 所以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孩子不是自己的面子 , 他有自己要活成的里子;
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尺 , 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 才是教化的意义;
控制只会弱化孩子内在的力量 , 放手才会让孩子在跌撞中学会飞翔;
我们所有人 , 这一生的终极归宿 , 都不是立个完美的人设 , 而是活成勇敢的自己……
所以 , 她们知道:
在孩子年幼时 , 给予亲密的照顾;
在孩子成长中 , 给予平和的付出;
在孩子长大后 , 学会得体的退出;
自己不必当100分的妈妈 , 只需要当还不错的母亲 。
她们 , 和阅读此文的你们一样 , 都懂得这首诗的深意:
你的儿女 , 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 却非因你而来 。
他们在你身旁 , 却并不属于你 。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 却不是你的想法 。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
你可以拼尽全力 , 变得像他们一样 ,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