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的步伐|凶手是15岁女儿:我捧出所有爱,却最终被你害,45岁律师身亡( 二 )


直到 , 半年后 , 才被警方发现 。
案发四年后 , 一直生活在国内、逍遥法外的吴谢宇 , 终被警方抓获归案 。
慢慢来的步伐|凶手是15岁女儿:我捧出所有爱,却最终被你害,45岁律师身亡
文章图片
尽管 , 这些年 , 关于这起惨案的真相 , 媒介和舆论多有猜测 , 但直到今天 , 也未见吴谢宇本人的正面供述 。
作为旁观者 , 不管是对青岛15岁少女弑母案 , 还是对北大吴谢宇弑母案 , 我们都不必过分揣测:
这是两败俱损的惨案 , 也是骨肉相连的弑杀 。
所有道听途说的臆想 , 都是对受害人的误伤 。
这些极端案件 , 发生的概率很低 , 我们任何人 , 都不必因此过度恐惧 。
我们需要看见的 , 是个案之下的共性问题:
那个相依为命的少年 , 缘何把屠刀指向他(她)最爱的单身妈妈?
那个捧出全部真心的单亲母亲 , 又缘何最后成了孩子最恨的人?
所以 , 下面要写的文字 , 不是为弑母的少年开脱——任何情况下 , 弑杀亲生母亲的恶行 , 都是罪不可赦的 。
而是 , 从另一个视角 , 探究悲剧之下的深层问题 。
6.
这些年 , 伴随离婚率的持续走高 , 让单亲妈妈这个群体 , 日益庞大:
离婚后 , 孩子归母亲抚养的概率 , 要高于归父亲抚养的概率 。
这是母体的归属 , 也是不争的事实 。
硬币的另一面:
婚姻破裂的母亲 , 为了给相依为命的孩子 , 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富足的环境 , 就要以一己之力 , 扛起养家和教育的全部重负 。
甚至 , 在“不能让别人看笑话”的心理暗示下 , 重压之下的单亲妈妈 , 会不由自主地一步步走进下面这些养育误区——
7.
①把孩子当成生活的全部 。
不知道多少单亲妈妈 , 辗转在家庭和事业中 , 焦虑不堪、绝望无助时 , 曾对孩子说过这句话:
“我什么都没有了 , 如今只有你 。 ”
或者:
“要不是因为有你 , 我早就不活了 。 ”
这些看似深情的告白 , 也是一种情感的绑架:
母亲把自己选择的离婚 , 还有离婚后的情感孤寂和生活压力 , 都绑架到孩子身上 , 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有罪的人:
“妈妈所有的痛苦 , 都是因为我 。 ”
这种负罪感 , 是很多单亲家庭的导火索 。
因为 , 妈妈离婚 , 孩子不一定就有心理问题 。
但在妈妈面前成为一个罪人 , 孩子很可能在负罪感中伤害自己 , 或亵渎生命 。
②把孩子当成自我的面子 。
离婚 , 尽管是一种个人选择 , 但在世俗的眼光里 , 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
离婚女人 , 或离婚妈妈 , 又被傲慢和偏见 , 贴上羞耻的标签 。
这样的后果 , 会让那些活在别人评价中的离婚妈妈 , 把唯一的孩子 , 当作自己的面子:
“孩子争气了 , 我就有光 。 孩子没出息 , 我就丢人 。 谁让我是离婚女人 。 ”
所以 , 逼孩子优秀 , 逼孩子争气 , 逼孩子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 就成了一些单亲妈妈 , 为缓解自己内心的冲突 , 而向孩子使出的杀手锏 。
只是 , 那个只能是自己的孩子 , 即便在一路逼迫和控制中 , 成为妈妈的期许 , 最终生命内在的力量 , 依然会让他做自己 。
控制和反控制的较量中 , 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 , 就成了不懂感恩的逆子 。
③把孩子当成隐形的爱人 。
离婚后 , 丈夫角色缺席的单亲妈妈 , 容易把全部情感 , 都倾注到年幼的孩子身上 , 在亲密关系的缺失中 , 把孩子(不管是女儿 , 还是儿子)当成隐形的爱人 。
虽然 , 很多时候 , 这只是一种情感的投射 , 却会让那个尚且年幼的孩子 , 在妈妈的过度期望中 , 要么藏匿自己的情绪 , 早熟地扮演小丈夫的角色 , 要么在压抑窒息中 , 一次次想到逃离:
前者 , 培养的是妈宝男;后者 , 教化的是叛逆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