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之门|修福须从敬僧做起,佛学知识:僧人能受人天供养

僧宝又叫福田僧 , 供僧又叫种福田 。 如果我们有种子 , 没有田地可种 , 则必然没有粮食可得 。 我们清净供养的发心犹如种子 , 而弘法利生的出家人 , 就是我们播种的福田 , 他们能把我们有限的福报 , 变为无限的福海 。
让我们一起通过两则历史故事 , 消除对供养清净僧团存在的知见误区 , 广修供养、广种福田 , 积累福德资粮 。
阅藏之门|修福须从敬僧做起,佛学知识:僧人能受人天供养
文章图片
玄奘大师:凡僧虽不能降福 , 修福须敬凡僧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时非常拥护佛法 , 建寺四百多间 , 供养僧人无数 。 对出家人十分敬重 , 曾与人言:“出家真乃大丈夫 , 尤胜公候将相 。 ”惟不久后 , 常见僧人不守法规 , 修行不如法 , 心生不悦 , 供养渐少 。
唐太宗尝问玄奘大师:“供养凡僧也能得福否?”
玄奘大师答曰:“昆山有玉 , 混杂泥沙 。 丽水生金 , 宁无瓦砾 。 土木雕成罗汉 , 敬之则福生 。 铜铁铸就金容 , 毁之而有罪 。 泥龙虽不能行雨 , 祈雨须祷泥龙 。 凡僧虽不能降福 , 修福须敬凡僧 。 ”
意即是说昆山良玉 , 难免混杂泥沙 , 丽水生金 , 难免有瓦砾 , 恭敬用土木造成的罗汉可以生福 , 铜铁铸成的佛像 , 虽然不是真身 , 但毁之都有罪 , 泥龙虽然不能降雨 , 如大旱时望天降甘露 , 求龙王下雨 , 还是要焚香礼拜泥做的龙王 。 有假像方能引起至诚心 , 凡僧虽不是真罗汉 , 但有二百五十条比丘戒 , 三衣披搭在身 , 人天供养必获其福 。
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 , 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 ”
阅藏之门|修福须从敬僧做起,佛学知识:僧人能受人天供养
文章图片
灵祐禅师:老僧一炷香 , 能消万担粮
法海禅师之父裴休 , 是唐朝一代名相 , 唐代河内(河南济源)人 。 进士出身 , 官至宰相 , 虔信佛法 , 尤好参禅 。 裴休在禅宗史上 , 与当时的庞蕴、白乐天、李翱、陆亘大夫等居士齐名 , 均为著名的大居士 。 他与沩山灵祐同门 , 精通华严教义与禅宗心要 。
裴休在宰相任上 , 操守严正 , 著述颇丰 , 被宣宗称誉为“真儒者” 。
裴休送子出家的因缘是由于皇子重病 , 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 , 有高僧点拨:远离红尘 , 可得性命 。 裴休闻知 , 便决定让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 , 一来解皇上之忧 , 尽臣子之忠;二来可使自己的孩子解脱红尘之苦;三来也了却自身入佛门修行之愿 。 对此举动 , 皇上大为感动 , 以重礼相待 。 裴休亲自送子入住沩山密印寺 。 住持灵祐闻讯大喜 , 曰:“宰相之子代皇子出家 , 功德无量 , 出家敝寺 , 为山门大壮颜色 。 ”遂赐号“法海” 。
裴休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 , 皇帝封他为翰林学士 。 但裴休不希望儿子少年得志 , 便利用代皇子出家的机缘送子出家 , 并作了《警策箴》劝勉其精勤向道 , 莫荒废出家修道的大好机缘 。
阅藏之门|修福须从敬僧做起,佛学知识:僧人能受人天供养
文章图片
裴文德毕竟是宰相之子 , 状元之身 , 出家之初 , 面对寺院的苦行生活 , 不免发发牢骚 。
有一天 , 估计是挑水累了 , 就随口吟诗:“翰林挑水汗淋腰 , 和尚吃了怎能消?”寺院住持和尚灵祐禅师听了 , 微笑着随口说道:“老僧一炷香 , 能消万担粮 。 ”裴文德听后 , 深以为愧 , 从此收摄身心 , 苦劳作役 。
所谓三宝门中福好修 , 供养三宝 , 勿起分别心 。 佛说请五百阿罗汉 , 不如以清净平等心依次供一凡僧 , 可得无量福 , 心无极限 , 则福遍十方 , 财无多少 , 则心该法界也 。
来源:本文来自微信平台
【阅藏之门|修福须从敬僧做起,佛学知识:僧人能受人天供养】声明:本文信息来源自网络 , 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 。 仅供阅读参考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