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夫子求职记(三)

孟夫子求职记(三)
孟夫子求职记(三)。油画-孟子论政 , 画者骆根兴、罗田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文:潘顾亭林(原 胡侃) ,微信公众号:胡侃文字(hukan1969)《孟子集注》读书笔记“孟夫子求职记”第1篇:《孟夫子的个人情况》 , 主要记录孟子的个性为人、学术及志业;第2篇:《孟夫子的求职环境》 , 主要介绍当时权贵的诉求、人才评价标准、世俗风气 。孟夫子的求职经历(一)
孟夫子谈到工作问题时说:“仕非为贫也 , 而有时乎为贫 。 ”[1]在他看来 , 出仕工作的目的在于“行道” , 并非为了解决个人的穷困 。 但大环境不好 , 自己的理想不合时宜 , 没有实践条件 , 那么工作可能也有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理由 。不过 , 孟夫子这样说 , 并不是玩文字游戏 。 他所谓的“有时乎为贫”指的是做些勉强糊口的事 , 而非为追求高薪资好待遇的高级职位 。 就像孔子当年管仓库、看马一样 , 做一些卑贱的事 , 挣一份维系生活的酬劳即可 。孟夫子的身份属于“士” , 这是一个“新”出现的群体 , 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干活 , 没有实实在在的生计 。 这个群体说它“新” , 其实也不算新 , 从孔子时代算起 , 到孟夫子时 , 大概也有百年多了 。 但尽管这样一批人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 , 社会上还是无法理解——没有本业还想过人上人的生活 , 你们凭什么呢?因此 , 齐国的王子垫就曾问孟夫子:“士这些人都是干嘛的?”他这样问 , 就是因为当时没人(包括诸侯王子这样的贵族上层人士)理解“士”到底有什么价值 。 这些人不像高层的公卿大夫 , 官二代官N代 , 公务员 , 也不像下层的农工商贾 , 个体户 , 手艺人 , 创业者 , 而属于人生方向不清晰 , 谋生道路难确定的一批人 。 孟夫子回答这个问题时 , 说的很玄学 , “士干的事就是让自己的心志高尚 。 ”虽然不知道王子垫听了这个回答什么反应 , 但感觉真是有些扯 。 王子垫接着问“什么叫高尚心志?”孟夫子说 , 就是成就自己 。 让心能够安于本意 , 让身能够行止得宜 。 [2]作为一个士 , 关注点不在功名富贵 , 而在于人格健全 , 身心积极 。 这些说法好像虚无缥缈 , 但在孟夫子的认识里 , 功名富贵是随着修养自然就有的 , 实在没有 , 则是命中没有 , 但“命”只是不得外物的理由 , 不是放松内修的借口 。 所谓“修身俟命”是也 。孟夫子求职记(三)。(二)
对“士”这样文艺的谋生之道 , 不光是王子垫这类贵族不能理解 , 在学术界甚至儒家本家也有争议 。孟夫子和他的潜在雇主也是特别向上的滕文公关系火热时 , 农业专家许行也来到了滕国 , 他跟滕文公要了一块地方 , 身体力行的搞新农村建设 , 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 , 其中还包括了资深的儒家大佬陈相 。陈相和他的弟弟带着农具从宋国前来投奔 , 尽弃所学 , 学习许行的理论 。 不过他毕竟和孟夫子是一个祖师 , 因此前去拜会 , 对着孟先生大力安利许行的学说 。 其中很重要的理由是 , 许行的这套理论是亲力亲为 , 万事不求人 , 自己养活自己——这正是孟夫子这些“士”所没有的 。 孟夫子不以为然 , 他倒不是坚持文艺胜过农业 , 而是认为万事各有分工是不可变易的根本道理 , 若都是自己来办 , 就不存在经济、人情 , 根本就是扰乱社会秩序 。 [3]但从这个例子上也能看出 , 没有固定的领域和职业 , 其实很成问题 。 连陈相这种研习了大半生儒家的资深人士 , 都能轻而易举放弃所学 , 被更接地气的学问所吸引 , 充分说明了“士”的脆弱 。 这也反向证明 , 孟夫子是心志何其坚定的人 , 在当时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 , 现实生活功利浮躁的时代背景下 , 这并不容易 。(三)
既然在生计问题上很没安全感 , 找一个靠谱下家 , 谋求一个光鲜舞台 , 和公卿大夫、农工商贾这些人相比较 , 对士而言更为急切 。 当面对机会时 , 应该更容易妥协才对 , 事实却是 , 孟夫子所认为的“士”的生存哲学绝不能如此 。孟夫子的学生万章曾和他探讨 , 一个士不托身于诸侯是为啥?孟夫子说 , “因为不敢 。 ”平白无故托身诸侯 , 不合礼法 。 作为士 , 不能不干活吃白饭 , 纯粹被包养 。 那要是诸侯周济呢?这可以接受 , 因为诸侯有义务让自己治域下的臣民不至于饿死 。 那要是没什么困难直接赏赐呢?不敢接受 , 因为什么都没干 , 也没有固定职位以后做贡献的可能 , 平白无故接受赏赐 , 对赏赐人也是一种不恭敬 。 [4]可见 , 在孟夫子的准则里 , 没有无功而受禄一说 。 此外 , 还能看到的是 , “士”这个群体真是衣食没什么保障 , 除了找到理想中的大雇主一展抱负 , 其他都要看天命 。 基本上属于自生自灭 , 不希望别人可怜 , 又多数时候在困境中挣扎 。 若不是有一番强大的精神力量 , 他们可真算得上不幸之人了 。实际上 , 孟夫子和他的学生、朋友讨论了很多关于如何对待大雇主、工作和事业的问题 , 总的意思和孟夫子回应王子垫、万章的说法差不多 , 即 , 不会放弃自我一意顺从诸侯公卿的意愿 , 不会把自己放低 , 而以平等的视角看待有可能重用自己、有能力搭建舞台的人 。了解了这一身份特质 , 再看孟夫子的求职经历 , 他的所作所为便更容易理解了 。(四)《史记》中对孟夫子的求职经历只有简单的两句话:“道既通 , 游事齐宣王 , 宣王不能用 。 適梁 , 梁惠王不果所言 , 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 。 ”[5]似乎孟夫子的求职经历十分尴尬 , 不仅机会少 , 且都碰壁了 , 梁惠王甚至觉得老先生所说十分“迂远” , 不接地气 。但从《孟子》中的记录来看 , 孟夫子的求职过程十分复杂 , 面试机会也非常多 , 而且有不少试用期的经历 , 参与的工作和层级也很高 。在齐国 。 孟夫子与齐宣王交集颇多 , 讨论的议题也很重要 , 且孟夫子有机会详细阐述自己的“仁政”策划 。 不仅如此 , 齐宣王很多心中的疑惑也开诚布公的咨询孟夫子 , 两人甚至讨论了一些不太好为外人道的私密问题 , 如前文提到的“王之大欲” , 以及喜欢娱乐、财富、美色的问题 , [6]两人沟通频繁、细致、深入 。 齐宣王甚至表示 , 自己希望孟夫子辅佐其志 , 明白教导 , 虽然其人不够聪敏 , 但愿尝试去做 。 [7]实际上 , 孟夫子在齐国好像还以官方身份干了一些事 。 比如此前提到的他以“齐卿”的身份和王驩去滕国慰问吊唁[8]便是一例 。 此外 , 齐国有一年发生饥荒 , 是孟夫子劝谏齐王发仓赈灾 , 以至后来又出现饥荒时 , 齐国老百姓还在期待孟夫子故技重施 , 主导赈济;[9]在齐国伐燕大胜后 , 齐宣王郑重其事的咨询孟夫子 , 齐国是否应该占领燕国;在齐占领燕国 , 引起众怒 , 诸侯准备救燕伐齐时 , 齐宣王也与孟夫子讨论如何应对的问题;[10]而在伐燕之前 , 齐国大臣沈同以个人身份私下询问孟夫子 , 燕国是否可伐 。 如此军国大事 , 倘若孟夫子没有得到齐国君臣的信任 , 自己没有一个大家认可的身份或职位 , 可能没有机会如此深度的参与这些事 。孟夫子在齐国至少不是一个毫无机会 , 处处碰壁的人 , 即便他没有官方身份 , 只是以幕僚智囊的角色参与齐国的军国大事 , 那也不算一次彻底失败的求职经历 。而且在齐宣王确定不能按照孟夫子的要求给予其空间、孟夫子决定离开齐国时 , 齐宣王还想着让他在齐国办教育 , 养贤士 , 给予丰厚俸禄 , 并找人传话劝留 。 孟夫子拒绝了 。 [11]孟夫子离开齐国时 , 有些不舍 , 齐国的一些志士自己追上去 , 希望孟夫子留下 。 [12]他还是没留 , 他原本希望齐宣王能更有诚意的践行仁政 , 但并没有 。 他只能离开 。在魏国 , 他见到了两代大王 , 梁惠王和梁襄王 。 与梁惠王的交流非常深入 , 为梁惠王解答的疑难也一样迫切 , 但梁惠王是一个功利的好战之人;梁襄王则是一个突兀的轻浮之君 , 孟夫子尽管一再兜售自己的应世策略 , 始终没有什么机会实践 。 梁惠王以为这位老先生“迂远而阔於事情” , 也实在不让人意外 。 需要说明的是 , 孟夫子对梁惠王也评价不高 , 认为他是一个“不仁之君” 。 (见《孟子·尽心下》)在滕国 。 他遇到了一位仁厚的贤君 , 滕文公 , 这可能是孟夫子在齐国之外最有可能实现志业的一次 。 他告诉滕文公关于礼法、经济、赋税、仁政的种种详情 , 在滕文公为世子时便和他交流学术问题 , 甚至在滕文公刚刚继位不久 , 还帮助滕文公稳住了政权 。 [13]但滕国是一个自顾不暇的小国 , 它面临着齐楚两个大国胁迫 , 无力经营民事 , 这可能是孟夫子无法在滕国一展抱负的原因 。 虽然 , 他自己觉得这不是问题 。除了齐、魏、滕三个他花费了众多心思的求职对象 , 邹国也曾经和孟夫子产生过交集 。 邹穆公曾因为邹鲁打架邹国百姓看热闹起哄而不出力的问题 , 请教过孟夫子 。 这些人难道不爱国吗?为什么看着为自己服务的公务员们被鲁国人打死也无动于衷?孟夫子告诉他 , 这个问题你们得反思平时怎么对待国人的 , 你平时贪残盘剥 , 怎么能指望有事的时候让国人帮你呢?虽然只是一个咨询片段 , 但可以推断 , 孟夫子也曾在邹国宫廷里出现过 , 也许这是他回到老家闲居(孟子为邹人)、会会朋友(孟子居邹时 , 任君之弟季任曾以币交 , 参《孟子·告子下》“孟子居邹”章) , 也许是为找份工作回乡发展 。 但不管怎样 , 能和邹国之君讨论这样内部的问题 , 可见也不是闲聊胡扯 , 而是很正式的谈话 。与邹国闹矛盾的鲁国也曾经有可能成为孟夫子的雇主 。 鲁平公不计身份尊贵 , 都已经准备好车驾 , 打算亲自拜访孟夫子 , 却因为小人的谏阻 , 最终作罢 。 鲁国是有着尊贤传统的诸侯 , 孟夫子的太老师子思(孔子之孙)就和鲁国君主鲁穆公有不少“佳话” 。 此外 , 鲁国还有贤臣的传承 , 如公明仪、子思、柳下惠、泄柳等都是孟夫子常常挂在嘴边的前辈 , 这些人基本上都在鲁国有一番自己的事业 。如此精神渊源 , 而因为一个小人 , 让孟夫子失去机会 , 他的确有些无奈 。 他的感叹并非埋怨这个小人 , 而在于自己的命数 。 “吾之不遇鲁侯 , 天也 。 ”[14]不过 , 孟夫子和鲁国的渊源并没因此而结束 。 若干年后 , 鲁国准备启用孟夫子的学生乐正子“为政” , 这意味着乐正子在鲁国将有实权 , 一展抱负 , 听到这个消息的孟夫子高兴到晚上都睡不着觉 。 [15]因为他终于觉得 , 一个正人君子当国而干一番事业的理想有一些实现的可能了 。 (完)注释[1] 详见《孟子·万章下》孟子所言及朱子注解[2] 详见《孟子·尽心上》[3] 详见《孟子·滕文公上》 , 孟子的辩论很精彩 , 远不是白话复述所能比的[4] 详见《孟子·万章下》[5] 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参朱子《孟子序说》[6] 详见《孟子·梁惠王下》 , “庄暴见孟子”章、“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章[7] 参见《孟子·梁惠王上》 , “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章[8] 参见《孟子·离娄下》 , 及此前所写的《孟夫子求职记(一):孟夫子的个人情况》[9] 参见《孟子·尽心下》 , “齐饥陈臻曰”章[10] 伐燕之后是否占领及占领后如何应对诸侯 , 参见《孟子·梁惠王下》 , 沈同咨询的事 , 见《孟子·公孙丑下》[11] 详见《孟子·公孙丑下》[12] 详见《孟子·公孙丑下》[13] 参《孟子·滕文公上》[14] 详见《孟子·梁惠王下》[15] 详见《孟子·告子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