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是怎么做商业化的?

快手是怎么做商业化的?
文章图片


出品|虎嗅Pro会员

作者|刘宇豪



虎嗅Pro注:
5月25日 , 快手内部公开了新一轮岗位调整 , 原本负责商业化的严强轮岗至运营部主持工作 。 快手官方称此举旨在通过搭建多元化的干部团队 , 加强业务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


在该调动发生的一个多月前 , 虎嗅Pro独家采访了当时仍在商业化部门的严强 , 并将他对快手商业化的顶层规划整理
成文 , 首发在虎嗅Pro
深案例专栏
中 。


视频应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虎嗅Pro的关注重点 , 对你的建议同样如此 , 理由有三:

一、视频应用正从娱乐型产品 , 向基建型产品过渡 。 来自现实社会的多个商业组织在近半年来改变了过去10年甚至更久的生产方式与经验 , 原因人所共知;

二、围绕视频应用的产业链上的参与者正在拓宽 。 具体体现在 , 视频内容由好玩 , 逐渐变为有用 。 “有用”是人类社会开展商业活动的前提 , 而商业活动又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 如果把视频APP比作现实社会的投影 , “有用”内容的增加将提升这个虚拟社会的整体生命力 , 并激励到该内容背后的生产链条的参与者;

三、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 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改变 。 两种改变背后势必导致思维方式的改变 , 并有望诞生新的职业种类

对所有希望借助视频力量的企业来说 , 过去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里依然处在摸索期 。 这就是为什么你能看到董明珠先探抖音、再试快手、后跑去京东(直播
) , 或者同样的商品/企业出现在不同视频平台上 。 类似于现实世界中政府对企业的招商 , 企业永远会对那些营商环境更好的城市感兴趣 。

站在视频APP们的角度 , 买量、投放、依靠纯娱乐内容带来的用户增长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 。 打造对企业(平台
合作方
)具有吸引力的平台乃至生态 , 借企业之手完成用户服务和增长被认为未来几年内的重中之重 。

可以说 , 商业化能力是视频APP们竞赛的下半场 。 也许若干年后 , 人们回顾这段往事 , 会把“某家公司在商业化进程上拔得头筹” , 作为其赢得下个时代船票的关键证据 。

为什么要讲快手?




在新一代视频应用里 , 快手、抖音、B站是备受关注的存在 。

时间线上 , 快手最早出圈(2016年
) , 抖音紧随其后(2018年
) , 创办更久的B站反倒今年初才算彻底走红 , 这可能与其最特殊的用户属性有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