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微信辟谣监听用户聊天记录,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二 )


解答好个人信息保护这道难题 , 需要正视不同立场 , 理解其中可能蕴含的内在冲突 。 以人脸识别为例:很多人希望 , 在任何情况下脸部信息的收集、使用 , 都应以“充分告知+明示同意”为前提;企业或机构则担心 , 如果个人被过度赋权 , 会影响信息的合理收集与利用 , 有碍增进公共利益 。 事实上 ,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 ,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 。 凝聚众智、集聚众力 , 综合考量社会、产业、个人等不同层面的诉求 , 求取最大公约数 , 才能与时俱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 同时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
其实 , 个人信息保护的多元化诉求 , 并不意味着必须以牺牲个人隐私或产业利益为代价 。 相反 , 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 , 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 , 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 。 以安全为导向、以场景为基础 , 划定安全风险边界 , 是治理的基石;严厉打击非法利用或售卖个人信息的行为 , 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 净化数据产业生态 , 才能让信息更有价值 。 致力于为行业营造良好环境、让公众安心共享信息 , 我们的数字产业就会行稳致远 , 前景更加可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