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新冠病毒可令患者出现冻疮样皮肤病变:多见于年轻、健康患者
北京联盟_原题是:新冠病毒可令患者出现冻疮样皮肤病变:多见于年轻、健康患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冻疮样皮肤病变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皮肤症状 。 最新研究提示:患者一旦出现类似冻疮样皮肤病变 , 应立即进行新冠检测 。
以上研究来自哈佛医学院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皮肤科、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蒙根研究所医学实践评估中心、宾夕法尼亚大学皮肤科、慕尼黑大学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医院皮肤科、南加州大学、圣路易斯大学皮肤科、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皮肤科 。 该研究于当地时间5月30日刊发于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研究者将一份国际皮肤病学注册表通过美国皮肤学会(AAD)、国际皮肤学会联盟(ILDS)和其他组织分发给世界各地的医疗机构 , 收集信息 。
研究者记录了505例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皮肤病患者 , 其中318例(63%)伴有冻疮样皮肤病变 。 出现冻疮样皮肤病变的新冠患者一般年轻、健康 , 新冠症状相对较轻 。 在318例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例中 , 23例(7%)是实验室确诊的新冠肺炎阳性病例 , 20例(6%)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
根据当时的检测标准 , 许多患者缺乏COVID-19检测途径 。 在55%的患者中 , 类似于冻疮样病变是他们唯一的症状 。 在其他COVID-19症状的患者中 , 典型的冻疮样皮肤病变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 。 冻疮样皮肤病变平均持续14天(四分位差10天-21天) 。
研究者表示 , 如果没有其他解释 , 该研究提示新冠感染者的足部和手部会出现类似于冻疮样的皮肤变化 。 所以一旦出现类似冻疮样皮肤病变 , 应立即进行新冠检测 。
研究发现:出现冻疮样皮肤病变的新冠患者通常有良性的临床病程 。 重要的是 , 由于其中一些患者可能具有传染性 , 因此一旦出现冻疮样皮肤病变 , 必须考虑对患者进行隔离和新冠检测 。
新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能有皮肤病变表现 。 许多新冠感染着皮肤表现是非特异性的 , 如麻疹样疹、荨麻疹疹和水泡性病变 , 通常在其他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出现 。 相比之下 , 最近来自世界各地的报告强调了与COVID-19有关的显著症状:冻疮 。 这是一种皮肤上的浅表炎症性血管反应 , 通常发生在受寒之后 , 多发于儿童、青年和中年妇女身上 。
在这个以国际登记为基础的大型病例调查中 , 研究者评估了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的临床特征 , 这些患者在肢端表面出现了冻疮样皮肤病变 。 该研究的目标是评估冻疮样皮肤病变的位置、时间和持续时间 , 并分析患者的合并症、新冠严重程度和疾病结果 。
研究者建立了一个登记系统 , 收集医学专业人员报告的有皮肤病表现的新冠病例 , 数据收集时间为2020年4月8日至2020年5月2日 。 数据由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的REDCap数据库托管 。 数据包含了患者的人口统计资料、皮肤病症状、新冠病史症状以及既往病史 。
该研究汇总了超过25天的505例与新冠肺炎相关的皮肤病案例 , 分别由皮肤科医生(50%)、其他医生(37%)和中级从业人员(8%)报告 。 在确诊或疑似COVID-19的病例中 , 有318例(63%)发现了冻疮样皮肤病变 。 患者通常年轻、健康 , 年龄中位数为25岁(四分位差17岁-38岁) , 其中包括93名儿童和青少年 。 只有25%的人有合并症 。
这些患者中 , 23例(7%)是实验室诊断的新冠核酸阳性 , 其中单PCR检测13例 , 单抗体检测5例 , PCR与抗体联合检测1例 , 未知检测4例 。 仅抗体检测确诊的5例患者中 , IgM阳性和IgG阴性各2例 , 其余抗体未明确 。 经PCR检测 , IgM阳性和IgG阴性病例均显示新冠核酸阴性 。 另外3例抗体阳性的病例没有进行PCR核酸检测 。 与新冠核酸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有20例(如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的医务人员的子女) 。 大多数病例(72%)为新冠疑似患者 。
推荐阅读
- 病毒|中美科学家即将发布最新论文 推进新冠病毒宿主研究
- 病毒 中美科学家即将发布最新论文 推进新冠病毒宿主研究
- 新加坡新加坡新增新冠确诊病例544例 累计确诊35836例
- 疫情 这座城市新冠死亡率高达70% 张文宏:秋冬肯定有第二波疫情
- 极度调查 | 我们需要多少新冠疫苗?
- 疫情|这座城市新冠死亡率高达70% 张文宏:秋冬肯定有第二波疫情
-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报告:新冠肺炎疫情为首个真正“全球化疫情”
- 日本日本新冠确诊病例达1.7万 东京都首发“东京警报”
- 阿联酋阿联酋新增新冠确诊病例596例
- 亚欧各国亚欧各国新冠疫情总体平稳 多国继续解除部分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