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华州|华州民间摄像师吕化奇的摄像人生

吕化奇的摄像人生
作者宋朝峰吕建利
在华州民间 , 活跃着一批从事婚庆摄像的人 , 这是一个看似挣钱容易 , 实则充满艰辛的职业 ,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 陕西省婚庆协会会员、渭南市婚庆协会会员吕化奇便是其中一位 。
探索华州|华州民间摄像师吕化奇的摄像人生
文章图片
华州摄像师吕化奇
1956年5月 , 吕化奇出生于华州区赤水镇江村 。 小时候曾受其哥哥——国家级国画师、漫画师吕化成的艺术熏陶 。 上世纪70年代 , 看到有人拿着照相机拍照 , 吕化奇便好奇的凑上去探个究竟 。 经照相师简单的介绍后 , 吕化奇心里开始琢磨 , 这照相就是个取景 , 操作也简单 , 比画画可省事多了 , 学会了想拍啥就拍啥 。 后来 , 他就找机会摆弄别人的相机 , 学习取景和相机的操作 , 同时梦想着自己能拥有一部照相机 。
一晃20年过去了 , 吕化奇买照相机的梦想尚未实现 , 一个新兴事物又出现了——比照相更高级的摄像 。 与照相相比 , 摄像效果不言而喻 , 现场感更强 。 面对如此诱惑 , 吕化奇蠢蠢欲动 , 他一头扎进了对摄像的研究中 。
想深入的学习摄像 , 当然不能像以前一样去摆弄别人的机子 , 而此时 , 对已经迈入中年的吕化奇来说 , 想买一台摄像机简直是痴心妄想 。 妻子患有白血病 , 每年要付出昂贵的医药费 , 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 后来几经周折 , 在一帮朋友的热心相助下 , 终于搞到了一部二手摄影机 。
探索华州|华州民间摄像师吕化奇的摄像人生
文章图片
华州摄像师吕化奇
上世纪90年代后期 , 华州的婚庆摄像业已从萌芽阶段进入兴旺时期 , 华州民间也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摄像师 。 机缘巧合 , 吕化奇认识了在渭南地区享有一定声誉的摄像大师刘焕民 , 在其指点和技术传授下 , 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 , 翻阅学习各种摄像资料 , 吕化奇的摄像技术得到很大提升 。 为了缓解巨大的家庭经济开支 , 他选择进入红白事的摄像行业 , 成为专业的民间“婚、丧、寿、弥月”摄像师 。
在华州地区 , 红白事摄像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行业 , 拥有一定的技术、人缘、声誉 , 才能持久发展 。 吕化奇想要在人满为患的华州摄像界分得自己的一亩二分地 , 其难度可想而知 。 无奈之下 , 他另辟蹊径 , 在华州与大荔交界的渭河南北两岸稳扎稳打 , 最终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 而那些印在吕化奇记忆深处的不易和艰辛 , 却鲜为人知 。
200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 , 吕化奇接到一单去渭北摄像的生意 , 他跨上摩托车连夜出发 。 刚进入漆黑的渭河滩 , 由于夜晚光线昏暗 , 路面结冰湿滑 , 不小心连人带车倒进了冰冷的水坑里 。 好在摄像机没有大碍 。 为了不耽误主家的事 , 他忍着疼痛和寒冷 , 爬起来推着摩托车走了十几公里 , 总算到达渭河北岸的一个朋友家 。 一直到天快亮时才将衣服烤干 , 然后他又匆匆赶到主家布置现场 。
渭河北岸的婚礼过程比较繁琐 , 尤其晚上的一些习俗更被主家所看重 , 这就延长了摄像师的拍摄时间 。 2006年初夏的一天 , 吕化奇去渭北陈家滩拍摄婚礼 , 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 。 主家劝他第二天再回去 , 他想着路熟 , 就谢绝了主家的好意 , 骑上摩托车就往回走 。 在骑行到渭河滩时 , 他突然失去了方向感 , 摩托车在滩地里来回转圈圈 , 辨不清东南西北 。 所幸的是 , 转了一个多小时 , 迎面来了一个老汉 。 老人家一问情况 , 这可能是遇到鬼缠身了 , 在他脑门上拍了两下 , 并给他指点了码头的方向 , 吕化奇这才回了家 。
在从事专业摄像过程中 , 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 2006年冬天 , 吕化奇在华州魏三庄村拍摄葬礼过程 。 亡者已经下葬 , 轮到孝子下坑抚棺 , 亡者的小儿子在墓室内突然哭的休克了 。 当时在墓室里的其他人顿时不知失措 , 大家谁也没见过这场面 。 这时 , 吕化奇拨开众人 , 手上拿了一个细发卡 , 在病人的人中涌泉穴扎了下去 。 这一扎奇迹出现了 , 休克者终于恢复了意识 。 过后 , 主家紧紧地抓着吕化奇的手说:“那天要没有您 , 可能过成两个事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