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从河山寻访中探得生命真意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从河山寻访中探得生命真意
定西|从河山寻访中探得生命真意
本文插图

米丽宏
晚上捧读《贾平凹游记》 , 每每沉下心 , 思维便会慢慢亢奋起来 , 俨如挖到了宝藏;现实中走到的迷途 , 在文字里找到了清晰的路径 , 心情舒展而豁然 。 这是读图时代的图文浏览所不能给予的 。
这本书收录了贾平凹38篇游记文章 , 写作时间从1980年至本世纪以来不等 。 入文者 , 有故乡 , 有异乡;有名山大川 , 有无名渡口;有黄土高原的苍茫 , 敦煌的活泼文化 , 有桂林的淼淼仙气 , 黄河的雄壮魂魄……不论笔触落向哪 , 山水描摹之间 , 都寄托着作者对社会的冷凝思索 , 对民生的热切关注 。 因此 , 山水与哲思 , 虚实相发 , 互为映照 , 格局阔大 。
一篇《定西笔记》 , 洋洋万言 , 是作者在定西地区“大面积行走”的所见所闻所思 。 在他笔下 , 定西人顺天应地 , 靠山吃山 , 生生不息 。 凡乡间诸事 , 如养羊、盖房、种当归、熬井盐、翻砂造锅、打水窖 , 皆入他视野 。 他在村里转 , 推门入户去聊 , 看石匠在磨台上做磨子 , 见柴棚里墙上挂的、地上放的各式农具 , 品咂着农村的味道 , 他为定西农事的完整和有秩序而兴奋 。 可是 , 当下 , 这种落后和贫穷的状态 , 又必须改变甚至消亡 。 于困惑中成长 , 放弃中前行 , 这种无可奈何的复杂情绪 , 一言难尽 。
但作者没有停留在怅惘与矛盾之间 。 定西之行 , 算得上一次拯救之旅 。 他让我们看到 , 物质的贫穷不等于精神的贫瘠;扒开贫穷的浮土 , 露出来的是珍贵而厚重的文化积淀 。 定西之行 , 是贾平凹从文化视角对农村进行观照的尝试 。
《定西笔记》以留空计白、温淳含蓄的语言去描摹画面 , 比图说更有味道、有神采 。 山梁、村庄、户落 , 吃食、牲口、人物 , 庙堂、集市 , 都可调出色彩、找准明暗来呈现 。 如他写狗:“屋门敞开 , 敞开的屋门是一洼黑的洞 。 一只白狗见了我们不理睬 , 往门洞里走 , 走进去也成了黑狗 , 黑得不见了 。 ”山梁上的人:“对面圪梁梁上好像站着了一个人 , 光在身后晕出一片红 , 身子似乎都要透明了 。 ”山梁呢:“大梁和小梁 , 都是黄褐色 , 又都是由上而下开裂着沟渠壑缝 , 开裂得又那么有秩序 , 高塬地皮原来有着一张褶皱的脸啊 , 这脸还一直在笑着” 。 看似简洁 , 越品越感觉出语言之“秀” , 一种憨憨一种暮暮一种拙中有巧的妙处 。
而《静虚村记》的语言、意境有一种“明月”的清新 , 他以机敏、灵透、细微的艺术感觉 , 将生活感受与艺术感悟表达出来 , 形成了近乎风俗画般的效果 。 作者细细咀嚼静虚村中的韵味 , 也从中升腾起来 , 进入空灵的境界 。 村舍、巷道、村民、槐树、井水、劳动成为他的主要表现对象 , 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在贾平凹的审美里带有无尽的美感 , 给他的生命探寻提供了无边的领地 , 所有事物在作者笔下 , 都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 它们与人的世界交织 , 成为有灵性、有诗意的生命 , 他从中获得的仍旧是生命感悟 , 是无所阈限的天地 。
《四月三十日游青城后山》是一则短游记 , 朴实、简单 , 不加一点粉饰 , 有出水芙蓉的天真之趣 。 生活的磨砺 , 岁月的流去 , 让我们得到了很多吗?可最天然的东西弄丢了呀 。 这短文 , 深深叫人警醒 。
令我再三低徊的还有《三游华山》 。 一游 , 作者惊奇于山口那片“死寂的顽石” , 在他看来 , 它们“乱得有节奏 , 又表现得那么和谐 , 充满了运动和生命” , 他高兴得不停地在石隙间跑动出没 , 如此半日 , 黄昏即返 。 二游 , 为华山脚下“玉泉院”之绿草小花、幽静小美所醉 , 盘桓几个小时 , 神静身爽 , 兴尽而归 。 三游 , 在谷口的水中凸石上坐下 , 掷石片打水漂 , 脚丫子戏水 , 自自在在好长时间 , 归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