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裂的帝国:晚明在辽东的白银战争幻想狂( 二 )
漕运无向辽东当“明—清(后金)战争”开始后 , 明朝这种南北分裂的政治格局产生的后果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 明代在辽东只设卫所 , 不设郡县 , 卫所制崩溃之后 , 用兵的耗费全部仰仗朝廷 。 而空前加强的中央集权之下 , 地方残破 , 无兵、无钱 , 无粮 , 任何一点微小的边疆危机 , 也要倾全国之兵去解决 。 辽东是比广义上的北方更北的北方 , 经济上更加落后 , 根本无法供应云集在辽东的各路军队 , 后勤保障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南方的粮食要通过漕运先到华北 , 之后再由陆路或经山东半岛由海路输入辽东 , 成本极高 , 《明史》记载:“其输边塞者 , 粮一石费银一两以上 , 丰年用粮八九石 , 方易一两 。 若丝绵布帛之输京师者 , 交纳之费过于所输 , 南方转漕通州至有三四石致一石者 。 ”可见路途消耗占到所运货物价值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 粮食体积大而价值低 , 向辽东运粮显然是不划算的 。 于是朝廷转而向辽东运体积小而价值高的白银 , 让各军自行解决一部分军粮问题 , 然而这种缺乏经济学常识的举动 , 在辽东酿成了惨烈的大祸 。从1618年参加萨尔浒战役的明军向辽东集结开始 , 到1620年 ,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 , 明朝向辽东输送军饷2018万8366两 , 这其中大部分白银从南方而来 , 2019年在四川开始挖掘的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中 , 就出土了大量被张献忠在湖广劫去的50两一锭的“辽饷” 。
张献忠江口沉银将巨量的白银从南方投放到人口稀少、农业欠发达的辽东 , 引起了灾难性的输入通胀 , 到1621年后金攻克沈阳为止 , 辽东的米价较萨尔浒之前增长了6倍之多 , 海量的白银没有解决军士的生计问题 , 反而让他们陷入了“抱金而死”的境地 , 有时人指出:“今日辽东之患不在无银 , 而在无用银之处 , 何也?辽自用兵以来 , 米粟踊贵 , 加以荒旱之余 , 石米四两 , 石粟二两 。 其一石尚不及山东之四斗 。 通计一百万之费分十五万之军 , 每名约得六两 , 于银不为不多 , 而此六两籴米才一石五斗耳 。 纵是富人 , 未免抱金饿死 。 ”这种有钱买不到粮的困境下 , 辽东的军士状况极为凄惨:“(后金克沈阳后)彻日大雨 , 河上低湿 , 兵坐立泥淖中 , 腿皆生蛆 。 得升斗粮安置地上 , 风雨骤至 , 粮化为沙 。 ”比军士更惨的是土生土长的辽民 , 他们不但同样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冲击 , 生计困难 , 还要受到饿急了的军士的劫掠 , 为了活命 , 富人逃向山海关内 , 或由海路逃入山东半岛 , 中等人家或逃入辽东诸海岛 , 或逃入朝鲜 。 穷人只能等死 , 或干脆投入后金 。 在袁崇焕之前 , 就有人主张“以辽守辽” , 熟知辽事的熊廷弼针对辽人迫于生计大量逃亡的状况尖锐的反问:为“以辽守辽”之说甚美听 , 而辽人余几?明朝摇摆的辽东政策始终让自己处于战不能战、和不能和的尴尬境地 , 直到帝国毁灭前的最后几年 , 依然在竭力的将白银输往关外苦苦支撑 , 辽东像一个吸取白银的黑洞 , 源源不断的将大明从大航海时代中获得的生命力吸收殆尽 , 最终灭亡 。而辽东的百姓无法想到 , 某种程度上是南方百姓血汗换来的白银使他们陷入了如此困苦的境地 , 南方百姓也无法想到 , 那些被他们的白银害惨的辽东人 , 最后会挥刀南下 , 征服整个南中国 。
推荐阅读
- 美方干涉香港问题,意在维护美元霸权
- 大英帝国为什么衰落,德国为什么崛起?
- 白云先生:中美之争,其实已经失去了悬念
- 《美帝国的崩溃》:2020年末日到了吗?
- 大明帝国威名赫赫的将门集体殉国
- 小吴|昔日闺蜜为钱决裂,“投资”还是“借贷”法官有话说!
- 帝国的覆灭——惨绝人寰的蔡州城战役
- 美国会重返大英帝国吗?
- 毁掉了罗马帝国的四次大瘟疫(转)
- 为什么阿迪达斯会与彪马决裂|大象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