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终点

旅行终点旅行终点
读《格非:吞下命运》时 , 正巧在看2015年的美国电影《旅行终点》(又叫《旅程终点》) , 一部关于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传记片 。该片改编自《滚石》杂志采访人员大卫·利普斯基的回忆录 。 1996年 , 他跟随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做新书的宣传 , 并进行为期五天的采访 。 在采访过程中 , 他们谈人生、文学、名气、矛盾 , 一起经历欢声笑语 , 也不经意将缺点暴露在对方面前 , 甚至为此有过争执 。 旅程结束后 , 采访并没有发表 , 利普斯基将录音封存在抽屉之中 。 之后 , 两人再没有见面 。 直到2008年戴维·福斯特·华莱士自杀后 , 利普斯基才出版回忆录。 从采访到电影放映 , 离我们都不是太远 。有评论说 , 在该片中 , 两位主角之间苦甜参半的关系 , 包含了创作表达、自我意识和绝望等元素 , 他们在结伴旅行过程中逗趣、争吵 , 在建立羁绊的过程中探讨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的权力关系 , 更多的是充满了对于电视、快餐及网络等“易得快感”的深刻思考 , 这些观点甚至在现在看来也仍旧犀利和真实 。或许因为爱好和兴趣使然 , 我喜欢看一些反映作家生活的电影 , 看他们从生活到创作 , 他们的普通人生 , 喜怒哀乐 , 从中寻找一些认同 。 这部电影有大量的对话场面 , 已经取得成功的作家与渴望成功的作家你来我往 , 口吐莲花 , 滔滔不绝 , 会吓跑一些缺乏耐心的观众 , 却很投我的胃口 。 那些格言警句 , 也给我很多启示 。我知道华莱士 , 书架上就有他的几本书 。 电影一路看下去 , 才知道此华莱士非彼华莱士 。 我所知道的是欧文•华莱士 , 通俗小说作家 , 虽然在美国也是知名度很高的人物 。 电影简介说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是一位畅销书作家 , 才将其误为通俗小说作家欧文华莱士 。 在我们这里 , 畅销可能就是通俗 , 比如曾经的上海的小开本杂志《故事会》 , 我还去图书馆借过合订本 , 据说就很畅销 。 现在不知道《故事会》是不是还继续红火?而今的玄幻修真 , 盗墓穿越 , 据说也有很多读者 , 比《故事会》当然要高级一些 , 但还是通俗的路数 。凑巧的还有 , 因为抑郁 ,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创作正如日中天时 , 却以自缢的方式轻生 。 死时他才四十六岁 , 大好的年龄 。 他的在人世的旅程 , 到了终点 。 片名除了实指五天采访行程的结束 , 或许还有这层意思?我对抑郁缺乏了解 。我对因抑郁而自杀也缺乏了解 。有人说 , 抑郁症渐进地吞噬人的意志 , 生活中没有光 , 前进没有动力 , 活着没有意义 。 这似乎说 , 他们的人生无解 。 我对此有些怀疑 。我读《格非:吞下命运》 , 读到两个地方时 , 颇生疑惑 。 一是说他开始长时间失眠 , 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 他知道自己出了点问题 , 但不愿意去看精神科医生 。 他跟妻子说:“如果我发生什么意外 , 你也不要伤感 。 ”一个深夜 , 他给一位湖南的好友打电话:“假如我离开这个世界的话 , 你觉得怎么样?”那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 。 如果不是最好的朋友 , 他不可能跟他说这种话 。 二是说他去上课的时候 , 黑暗的情绪再次像潮水一样涌来 , 旁边是上课的文史楼 , 沿着丽娃河再往前走就是校医院 , 他在那个交界口上停下来 , 点了一根烟 , 身体叫他去医院 , 但精神并不甘心落败 , 他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非理性的愤怒:“他妈的你为什么找我?为什么要折磨我?你觉得我就完了吗?老子就不去医院 , 我就去上课 , 我就不怕你!”他走向文史楼的教室 。 后来他感到后怕 , 如果当时真的去了医院 , “投降” , 可能就一发不可收 。 但在极限状态下 , 他往前走了一步 。这是不是说 , 格非曾经有过抑郁?但说出这个词 , 非常困难 。 说这个时代抑郁了 , 也比说某人抑郁 , 更不带来什么后果 。我很快写成短文《重说文学与人》 , 两千多字 , 借文学来说人 , 也说这个时代 。 这个时代的问题 , 是扭曲了许多挺直的东西 , 扭曲了文学 , 也就扭曲了时代自身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抑郁和最后以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旅程 , 与时代当然不无关系 。 但将《旅行终点》一路看下来 , 悲剧的开始和结束 , 更多是华莱士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一个人选择死亡是因为痛苦 , 那么 , 华莱士可能是因为什么样的痛苦 , 才走上轻生的道路?大卫当年凭他那本畅销书《无尽的玩笑》虽已声名鹊起 , 但名利并非他写作的主要目的 , 甚至 , 巨大名利让他更感到孤独 。 这会让许多人不解 。 在我地人看来 , 利用声名获得利益 , 似乎是很正常的事 。 许多人挤破脑袋 , 也要拼个名声出来 。 因为 , 背后就是利益的巨大诱惑 。 所以 , 在我们这地儿 ,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就十分稀缺 。 尤其稀缺的是 , 以文学作品来探讨人性的孤独 , 为人性孤独提供解决方案的高尚情怀 。大卫•利普斯基那时就看到了这种区别: “我看到大卫和我坐在前车座上 , 我们都是如此年轻 。 他想要比现在更好的东西 , 但我恰恰想拥有他现在的东西 。 我们都对生活感到迷茫 , 这种感觉就像闻到了烟草 , 汽水和香烟 。 和他的交谈是我这辈子有过最好的一次 。 大卫觉得书籍的存在是让他们从孤独中醒来 。 如果我可以 , 我想对大卫说 , 和他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提醒了我真正生活是什么 , 而不是从生活中得到解脱 。 所以我得告诉他 , 意识到这一点让我感觉没那么孤单了 。 ”所以 , 大大卫走了 , 小大卫活着 。想起书架上有一本书:《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 有段时间我集中读过一些心理学著作 , 以西方的为主 , 从弗洛伊德、荣格 , 到马斯洛、佛罗姆等 , 其中包括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这本书 。霍妮认为一个人的情感和心态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 , 取决于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环境和个人环境 , 而非仅仅是性、遗传、童年经历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 霍妮自己就曾经为抑郁症所苦 。 她有个不幸的童年经历 , 但这并没有给霍妮造成精神上的自我怀疑和否定 , 真正使她陷入抑郁的是面对现实生活中不可控制的外在条件的无所适从 , 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和恐惧 。有研究者说 , 在卡伦﹒霍妮的解释中 , 神经症是一种由焦虑(恐惧)以及对抗这些焦虑(恐惧)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措施 , 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 。 但是只有当这种紊乱偏离了特定社会文化共同的生活模式时 , 才将它叫做神经症 。 神经症人格不仅指神经症患者共同的特征 , 同时还表明这些特征是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成的 , 正常人也会面对这些困境 , 并且在面对这些困境时同样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 只是相对神经症患者而言 , 所谓正常人的恐惧和无力感 , 往往被更好地掩饰或压抑 ,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神经症人格 。去掉书名号 , 我们会发现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 竟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 。 我们就能够理解 , 用刘宾雁的形容 , 为什么权力之花会开得分外香艳诱人(见《人妖之间》) , 一本日记 , 为什么会遭致那些人使用文革语言一遍遍地攻击 。时代病了 。 因为时代疯了 , 而且还会继续疯下去 , 看不到尽头 。 这是社会和时代的文化危机总爆发的表症 。清醒地看到这一点 , 你如果不能为时代和社会做点什么 , 就回头想想自守和自保 。关爱自己 , 情绪稳定 , 想得开些 。不要学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 以那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宝贵的人生 。遭遇如此世纪大疫 , 设想你曾经离开过这个世界 , 现在又回到世上来了 , 把每一天都看做新的旅程的开始 。2020.5.28起写2020.6.1改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