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35年的脱贫接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任接着一任干 , 一张蓝图绘到底
浙西南畲村四任村书记跨越35年的脱贫接力
书记|35年的脱贫接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文章图片

5月21日 , 金坵村的四位村书记兰文忠(现任)、潘欣根、陈立平、雷正余(从左至右)走在村里的小路上 。 采访人员崔力摄
景宁畲族自治县隶属浙江省丽水市 , 是浙西南革命老区县 , 风景秀美 , 但因其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 , 且自然资源贫乏 , 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
金坵村是景宁县下辖的畲族村 , 畲族人口占42% 。 过去 , 村民们的猪牛羊都养在家里 , 村庄环境脏、乱、差 , 村民的温饱都成问题 。
在山沟沟里当村书记 , 头号大事就是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 。 从1985年到现在 , 金坵村的四位村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 , 确定了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导的发展定位后 , 就一张蓝图绘到底 。
四任村书记35年的接续努力 , 终于让金坵村旧貌换新颜 , 绿水青山切切实实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 金坵村这个在1985年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元的"小山村" , 已经成为人均年收入超过1.7万元的"小康村" , 惠明茶小小的"绿叶子"成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
"生在这大山里 , 日子过得苦 , 温饱也成问题"
初夏时节 , 一场山雨的忽然造访将金坵村党总支书记兰文忠的思绪拉回到当年 , "小时候 , 记得每当一场大雨下过 , 泥巴路上就全是坑 。 "
"1985年的时候我还在上学 , 当时陆路也不通 , 上学要走40来分钟 , 下雨天要赤着脚走 , 要不然鞋湿了到学校就没得穿了 。 生在这大山的大山里面 , 日子过得苦 , 温饱也成问题 。 "现年51岁的兰文忠回忆道 。
"那时候 , 我父亲雷正余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 。 家里有十三口人 , 负担很重 , 我父亲当村支书 , 一年中有200多天都扑在村里面的工作上 。 说实话 , 我小时候 , 心里对父亲是有点怨的 。 "兰文忠说 。
兰文忠年轻时在外面打工 , 闯荡了许多地方 。 直到多年以后 , 自己的孩子都上大学了 , 他才回到了村里来当村干部 。 天天跟老百姓在一起 , 兰文忠才真正理解父亲当年的那份心情 。
"我们身边的群众的确需要我们 , 当干部 , 你得先学会如何去体贴群众 。 我当村干部这么多年 , 我们的群众给了我很多支持 , 有一餐好饭都会叫我们去吃 。 "一说起村民们 , 兰文忠的语气里带着点自豪 。
除了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外 , 兰文忠还常常下到村里去开户主大会、群众大会 。 小到村庄的发展思路 , 大到国家的法律法规 , 他都愿意亲自讲给老百姓听 , 有时候 , 一讲就是几个小时 。
"沿着这条路 , 我们就能从贫困走到小康"
刚下过一场大雨 , 水汽氤氲在青山绿水间 , 金坵村的梯田和茶园笼罩在薄雾之中 , 恍若仙境 。
"以前 , 村子没通路 , 肥料往山上挑 , 稻谷往山下挑 , 都是用人力的 。 像这样 , 稻谷种种 , 锄头挖挖 , 机械化走不进去 , 那是富不起来的 。 "72岁的雷正余说 。
"当时我带动村里修通了第一条机耕路 , 路通了 , 茶商就可以进来收购我们村民种的茶叶 , 沿着这条路 , 我们就能从贫困走到小康 。 "雷正余书记感慨道 , "要想富 , 先修路 , 这是确确实实的 。 " 1997年 , 雷正余书记卸任后 , 原来的村委会主任陈立平接了他的班 。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 , 金坵村又是典型的畲族村 , 民风淳朴 , 且充满浓郁的畲乡民族风情 , 于是在他的任期内 , 金坵村开始探索以畲族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村庄建设之路 。
为了搞好旅游 , 陈立平书记开始对村容村貌进行大规模整治 , 彻底清除了露天厕所 , 并且开通了景泰公路到村中心的准四级公路 , 还开始了畲族特色婚嫁表演 , 发动村民种植了惠明茶500余亩 , 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万元增加到3万多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