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舒祠|徽州呈坎徒步旅行路线及建筑攻略( 三 )
本文插图
by 刀刀
八、环秀桥
从钟英楼再前行 , 是呈坎村东绕村流过的潀川河 , 在风水学上具有象征的意味 , 它是青龙的化身 。 河上架着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廊桥 , 人称环秀桥 。 环秀桥是三孔二墩的砖石平桥 , 桥建于元代 , 在2013年洪水中被毁 , 现在的桥为复建 。
桥西一跨上置一亭 , 人称环秀亭 , 为四柱穿斗结构 , 直梁简洁 , 双坡瓦顶 。 亭上一古匾历经沧桑 , 本是清同治八年制 , 匾上的字有些模糊 , 细察却是“红旗桥” , 应是在改头换面 。 2013年的洪水冲走了这块匾 , 呈坎人辛苦找回 。
呈坎居民平日可以在环秀亭小聚 , 酒茶话桑麻 。
本文插图
by 刀刀
桥北是拦水坝 , 调节进村的水位 , 保护一村的安全 , 今日天气晴好 , 蓝天白云粉墙黛瓦跌落水中 。
本文插图
by 刀刀
九、罗东舒祠
沿着溪水前行到达一座呈铅红色的巍峨祠堂 , 这里是呈坎的重器——罗东舒祠 。 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两兄弟举家迁至此地 , 易名呈坎 , 这里便是罗姓家族的聚集地 。 千年以降 , 留下诸多亭台楼阁桥井祠社 , 罗东舒祠是罗氏其中一支的祠堂 , 祭祀罗氏第十三世祖罗东舒 。 被认为是现存祠堂中规模最大、设计及雕刻均出色的建筑 , 四进院落建筑层层升高 。
罗东舒祠建于明嘉靖年间(1539) , 坐西朝东 , 以高墙分隔 。 罗东舒祠是徽州为数不多的以人名直接命名的祠堂 , 这和祠主的高尚人格有关 。 罗东舒 , 宋末元初著名学者 , 诗人 , 思想家 。 元世祖忽必烈多次下旨 , 召见他去做高官 , 他皆婉拒 。 他的思想与陶渊明同调 , 以处士隐居终身 , 陶渊明的谥号为“靖节” , 而罗东舒自谥“贞靖” 。 他是罗家十三世祖 , 随着家族的兴旺 , 罗氏的子孙以罗东舒为骄傲 , 以他为家族的荣耀 , 对他如孔子般敬重 , 特建祠纪念 , 以推崇祖德 。 此祠比一般民间祠堂品阶高贵 , 民间称为按孔庙格局所建 。
1、头道门
罗东舒祠门前空间局促 , 头门前是狭长的矩形 , 前檐设置棂星门 , 为五间六柱木制黑栅栏 。
本文插图
by 刀刀
2、二道门
二道门为仪门 , 分三间大间 , 中门制有门神 , 上方悬挂一块“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八个大字的牌匾 , 为国家文物专家罗哲文所写 , 原来那块是明代兵部尚书郭子璋题 , 此匾皆同罗应鹤的“大司徒”和祠内几十块匾被毁 。
本文插图
by 刀刀
3、第三进院落
仪门后面是一个由两庑和享堂合围而成的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 , 这就是“东舒祠”第三进院落 。 庭院中有宽阔的甬道、花圃 , 两边是南北两庑 。 一面披水流入庭院 , 这就是徽州人“肥水不外流” , 聚财思想的具体表现 。 庭院称桂花庭 , 中心甬道 , 两庑为五开间厢房 , 享堂面阔五间 。
本文插图
by 刀刀
享堂前为月台 , 青石栏板固定 。
本文插图
by 刀刀
享堂的正方屏门上方悬挂“彝伦攸叙”横匾 , 字径约1米见方 , 为董其昌题书 。 “彝”为″法度″之意 , “伦”指“三纲五常”之理 , “攸”指攸长 , “叙”为叙说 , 合起来的意思是:罗姓家族的人必须按照一定的辈份大小 , 有次序地按法度祭祀先祖 , 训教子孙 。
推荐阅读
- 落榜进士|安徽有一座山曾与黄山齐名,充满了徽州特色,却一直很低调
- 歙县|在古徽州文化发源地,邂逅秘境古村,比宏村原始、比婺源古朴!
- 青普人文度假|青普文化行馆·黄山秀里即将开幕:第一时间体验古徽州的「儒风璀璨」
- 徽州|安徽与浙江交界有个城市,改名后游客倍增,很多人却觉得改得可惜
- 徽州唐模古村徽州唐模村以桥、堰作为关锁,以亭、庙、坊作为镇物,以古树、花草作为背景
- ##徽州民居建筑外观色彩的成因㈠
- 心底的小城古徽州"最古老"的廊桥,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最美廊桥之一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泾县与徽州在传统建筑上的异同(下)
- 古建中国黄山古建筑罗东舒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 黟县汪先生走进徽州西递,也就走进了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