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察文史|慈禧太后所姓的“叶赫那拉氏”,不是满姓“那拉氏”正源( 二 )
本文插图
乌拉国勇士
扈伦国在纳齐布禄和子孙们苦心经营下 , 迅速发展壮大 。 树大必然分枝 , 古今一理 。
纳齐布禄的六世孙旺济外兰(汉名王忠) , 1540年 , 从扈伦国分离出去 , 建立了哈达国 ,。
扈伦国第七代国主布颜 , 看到扈伦国已是朽树招风 , 名存实亡 , 1561年 , 去掉扈伦国号 , 改称乌拉国 。
乌拉纳拉氏与哈达纳拉氏 , 同宗同源 , 所以称为同姓纳拉氏 。 是纳拉氏的正宗正源 。
本文插图
哈达国世系表
三、说说叶赫纳拉氏
明代的塔鲁木卫 , 也在呼兰河流域 。 1472年 , 塔鲁木卫在首领星根达尔汗带领下 , 南迁到今吉林梨树县 , 落脚在叶赫河两岸 。
叶赫河是鸭子们的天堂 。 鸭子女真语为“聂赫” , 这条河便称“聂赫勒河” 。 1543年 , 塔鲁木卫部众在首领祝孔革带领下 , 开始修筑珊延城 , 即镇北关 。 1536年珊延城修成 。 祝孔革改塔鲁木卫称谓 , 借叶赫勒河之名 , 名其部为叶赫部 , 名其国为叶赫国 , 部众冠其姓 , 称叶赫纳拉氏 。
本文插图
珊延城(镇北关)遗址
说叶赫纳拉氏不是正源纳拉氏 , 是因为在扈伦四国中 , 哈达和乌拉同祖同宗 。 而叶赫则另有祖源 。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载 , “夜黑(叶赫)国始祖蒙古人 , 姓土默特 , 所居地名张 , 灭胡笼(扈伦)纳喇姓部 , 遂居其地 , 因姓纳喇 。 后移居夜黑河(叶赫河) , 故名夜黑(叶赫)”这段史料清晰明了:叶赫部族始祖星根达尔 , 来自蒙古 , 本姓土默特 , 他入居璋地 , 灭掉扈伦女真姓纳喇一部 , 居其地 , 改姓纳喇氏 。 后来迁到叶赫 。
《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记载却是 , 星根达尔是蒙古人入赘女真 。 但无论怎么说 , 叶赫那拉氏都有蒙古血缘 , 不是纯正女真血统 。
辉发纳拉氏虽是女真血统 , 但最早在松花江下游富锦一带 , 和兀朮子孙没有血缘关系 。
所以 , 后人称叶赫纳拉氏和辉发纳拉氏为异姓纳拉氏 。 以此区别于正宗正源的纳拉氏 。
本文插图
叶赫那拉城
四、结语
1561年 , 扈伦国第七代国主布颜 , 去扈伦国号改号乌拉国 , 是扈伦国与扈伦四国的分界线 。 扈伦国分为扈伦四国后 , 纳拉氏遍布各地 。 为了区分 , 称之为乌拉纳拉氏 , 哈达纳拉氏、叶赫纳拉氏 , 辉发纳拉氏 。
建立扈伦四国的女真人 , 只有乌拉和哈达 , 是金兀术的后裔、纳齐布禄的子孙 , 同祖同宗 , 是纳拉氏的正源所在 。 叶赫纳拉氏、辉发纳拉氏虽然是异姓纳拉氏 , 但也是自愿加入纳拉氏大家族的 , 也是纳拉氏家族的一员 。
本文插图
传说中女真第一美女 , 叶赫那拉.喜娅玛拉复原像
努尔哈赤灭掉叶赫国后 , 并没有传说那样屠城 , 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 。 更没有制定叶赫纳拉氏女人不得选入嫔妃的祖制 。 努尔哈赤之后的几位清朝皇帝的嫔妃中 , 都有叶赫女纳拉氏的女人 。 咸丰帝除了慈禧外 , 还有三个叶赫纳拉氏的嫔妃 。
本文插图
清代叶赫那拉氏嫔妃剧照
参考文献:黄斌、刘厚生《后金国使话》
声 明:图片来自网络 , 侵权必删 。
推荐阅读
- 虾扯文史|恭亲王奕?被慈禧压制一辈子,碌碌无为,他的女儿却能把慈禧压住
- 芙蓉文史|来自东方的盛宴—清代传统饮食文化为何在欧洲成为贵族风尚?
- 玲珑文史|两任宋国君主的妻子,都是寡妇,可她们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 文史砖家|清初头号大汉奸,一封奏折害死数百万汉人,后被浑身插满猪毛处死
- 文史并蒂|明朝藩王朝觐皇帝又多难?以永乐朝为例说明
- 孤雁文史|伊丽莎白一世联姻外交丨没有感情因素的婚姻背后充满各国利益关系
- 鱼羊文史|朱元璋:“成功者”,他们的光环背后是为了胜利竭尽所能!
- 文史挺有趣|加拿大“女性主义”成社会“主流”,“民族精神”是发展“动力”
- 汗青正浩|慈禧人生最后几天,留下的三个决定一道口谕,为何被世人斥为糊涂
- 文史茶馆2018|一般纵队有三个师,这个纵队却有四个师,师长都是谁,什么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