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二 )


但当年查阅史料 , 寻根溯源的冰淇淋大厨杰拉德·多兰并不知晓史学界的研究动向 。 他相信 , 这一切的起点在东方 , 在万千淘金者魂牵梦萦的“元大都” 。
于是他带着妻子 , 挂着盆盆碗碗 ,开始一场横跨中国的冰淇淋寻根之旅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本文插图

古罗马皇帝尼禄性情暴戾 , 穷奢极欲 。 宫廷流传 , 皇帝没事就用膳 , 其实是为了这口饭后甜点冰淇淋的说法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本文插图

据说为了在炎炎夏日吃上口冰 , 他派人直接开挖了一条从阿尔卑斯山腰到山脚的弯道 , 将冰块滑入山底 。 传言演义色彩过重 , 且无考古证据支撑 , 多半是积怨甚深的劳苦大众走街串巷的笑谈 。
制冰术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而失传 , 不知亡国之君尼禄 , 作为冰淇淋爱好者会作何感想 , 直到十字军强盗从别处学到 。
人都想立马吃口又凉又甜的 , 尤其是在酷暑 , 跟尼禄也没什么区别 。
即时满足的欲望勾起了冰淇淋工业化浪潮 。 哈根达斯和东北大板 , 在不眠不休的流水线上成型包装 , 送往大棉被盖住的移动冰柜摊贩 , 和窗明几净的品牌连锁店里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本文插图

流水线不停转 , 磨平了冰淇淋大厨的创作灵感 。 工业冰淇淋被视作墨守成规的象征 。 厨师无处施展才华 , 食客们只知一爽字 , 而不知复杂多变的味觉快感 。 手工冰淇淋的末日将至 。
总有些个 “遗老遗少”希望留住些东西 。 诸如有美食家抵制外卖 , 强调吃饭应有仪式感 , 镬气只存在于厨房到餐桌的五米距离里 。 杰拉德·多兰坚持 , 手工冰淇淋命不该绝 。 他给出的处方是 , 因地取材 。
不要飞机运输、高速公路 , 也不要化学添加、不老药剂 。 就地取材 。 有什么有趣的食材就做什么好玩的尝试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本文插图

多兰背着工具 , 叮叮当当地游历中国 。 在长城 , 他做的是木薯珍珠、枸杞和野蜂蜜冰淇淋;在云冈石窟 , 他做的是肉桂和桉树籽冰淇淋;在华严寺 , 他制作了玫瑰和荔枝冰淇淋;在悬空寺 , 他使用了枸杞、莲花和葡萄干;在应县木塔 , 他使用了山楂、小米和蜂蜜;还有花生、炒面、艾蒿、茉莉绿茶也成了他的原材料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本文插图

可以说 , 多兰这种“因地制宜”的智慧是来自古代的冰淇淋制作者们 。
在一年四季盛产水果的摩洛哥 , 最早出现了不加牛奶 , 混合蜂蜜和水果的果汁冰淇淋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本文插图

唐代社会开放 , 与少数民族贸易很多 。 奶制品传入 , 且深得上层社会喜爱 。 一种叫“酥山”的中式冰淇淋因此出现:将酥油加热到融化 , 往盘子上滴酥油 , 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形状 , 直至堆成一座小山 。 然后把这座山放到冰窖里冷藏 , 等油脂冷凝便可以享用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本文插图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本文插图

16世纪 , 一个叫卡特琳·德·美第奇的意大利姑娘嫁到了法国 。 她来自赫赫有名的美第奇家族 , 丈夫是奥尔良公爵 , 日后的法王亨利二世 。
爱Shopping巴黎|每年吃掉上千吨冰淇淋的巴黎人,不把哈根达斯放眼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