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文社|崇祯上吊时,15万锦衣卫在干什么?怎么没见出来救国?( 二 )
本文插图
就连明末轰动天下的“苏州五人墓”事件里 , 都留下了这些“锦衣卫”的“英姿” 。 当时跟着去苏州抓人的锦衣卫缇骑 , 都是上面说的“花钱买堂贴”的京城流氓 。 这钱可不是二三十两 , 通常都是三五百两 。 花这么多钱买个“锦衣卫身份” , 当然要想法设法捞回来 , 所以一路敲诈勒索 , “入则数十倍” , 每次抓完人后 , 都“急着赶下一趟差” 。 一趟就是几十倍的收益 , 能不急嘛 。
可就是在苏州 , 这帮“锦衣卫”玩大了 , 由于敲诈太过火 , 激起苏州市民愤怒 。 激愤的苏州百姓 , 把这群恶棍摁住了痛打 。 有些侥幸逃命的“锦衣卫” , 屁股上的肉都被百姓割下来喂狗 , 成了这趟“出差”的血淋淋纪念 。 还有个叫李国柱的“校尉” , 也是“买”来的身份 , 为这趟差花了五百两银子 , 却被愤怒百姓活活打死——五百两 , 买了个死 。 只能说 , 做人不能太锦衣卫 。
综上所述 , 明朝亡国前的“十五万锦衣卫” , 高层基本就是“白吃饭”的纨绔子弟 , 底层就是一群“买堂贴”的地痞无赖 , 说“流氓军团”都算是抬举 , 哪里还是当年“飞鱼服、绣春刀”的英雄形象?指望这么一群人来救国?不反咬一口就算不错 。
本文插图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 , 到了明朝亡国前夜 , 统帅锦衣卫这群“乌合之众”的 , 是崇祯帝朱由检这么一位糊涂领导 , 那就更是堕落加速度了 。
崇祯皇帝登基后 , 一心想要励精图治 , 由于痛恨文官集团 , 所以他也格外倚重厂位 , 尤其信任身边的太监们 。 “贴心”的锦衣卫 , 基本都是仰几位大太监的鼻息 。 但崇祯帝自己却不明白 , 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 , 明末到底腐化到什么地步?偏偏崇祯帝还赋予其大权 , 命这些人督查百官 。
本文插图
然后天雷滚滚的事情就来了 , 比如崇祯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 。 放在明末各类笔记里 , 这个人的风评还不错 , 做事不太狠 , 凡事都留一线 。 但搂钱却是毫不手软 。 每次只要查到官员的腐败劣迹 , 人家都是“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 , 先把案情泄露给当事人 , 狮子大开口要贿赂 , 只要送钱送到满意 , 抬抬手就把事情压下去 。 那些不送钱或“钱没送够”的倒霉蛋 , 才被他假模三道的一通查办 。
如此操作 , 明王朝的腐败 , 也就更加堕落无极限 。 “魏忠贤乱政”的年月 , 官员行贿还只是用黄金 , 崇祯“励精图治”了没几年 , 黄金都是小儿科了 , 统统是珍珠玛瑙开路 。 卖官买官也公开化 , 到了李自成打进北京前夜 , 一个六品的京城主事岗位 , 都被“爆炒”到三千两银子 。 当然 , 那时谁真的花这钱买官 , 那才真是“花冤枉钱” 。
明王朝的加速堕落 , 就是崇祯年间这类奇葩操作惹得祸 , 至于“急于得贿”的锦衣卫?那更是挖大坑 。
这么一群“锦衣卫” , 就算数量有十几万之多 , 也是十几万蛀虫 , 到了北京城破的那一刻 , 当然也统统鸟兽散 。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那个悲惨的夜 , 崇祯帝身边何止是“哪里有兵”?李自成打过来的这一路 , 他最信任的心腹太监们 , 一个个卖身投靠 。 宫里太监跑路前 , 有人在墙壁上写“此处不留爷” , 有人闹哄哄乱抢 , 把宫里剩下的二十几万两白银分了个精光 。 大太监们则是互相串联签字 , 就等着向新主投降 。
倒是个叫张殷的太监 , 那晚很“关心”崇祯 , 给崇祯说“直须投降便无事矣” 。 气的崇祯劈头一剑 , 把这太监砍倒在血泊里 。 成了明朝那个亡国的夜晚 , 一个众叛亲离的缩影 。
推荐阅读
- 音乐中心地带TB|如果崇祯的儿子真跑到南京的话,南明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南宋呢?
- 楚成王|老父死前想吃一道菜,儿子只说了4个字,父亲当即上吊自尽
- 朝文社|大明督师孙传庭几乎无一败绩,却为何依旧干不过屡战屡败的李自成
- 皮皮小历史|文人与酒丨“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朝文人与酒的不解之缘
- 历史大波澜|崇祯死前写了几个字,看过的人后无不大惊失色,结果字字验证
- 张生全精彩历史|钱氏做了什么,为何满朝文武不惜与皇帝太后为敌,都要护着她
- 耀眼观世界|崇祯贴身太监说:“魏公不死,何至于此”,魏忠贤真的那么厉害?
- 朝文社|一生忠正耿直、兢兢业业的权臣霍光,死后为何全族被灭?
- 啾咪咕|殷墟发现白人头骨,背后隐藏了“可怕”一幕,商朝文明从西方来?
- 大臣们|李自成攻破北京,大臣们都不帮崇祯、更没人陪他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