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宋代辛弃疾《行香子·三山作》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小孩子|宋代辛弃疾《行香子·三山作》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本文插图

创作背景:
【小孩子|宋代辛弃疾《行香子·三山作》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宋光宗绍熙五年(1178年)春 , 作者正在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上 。 从去年冬天至现在 , 他曾屡次上书求归 , 但是朝廷对他始终没有明确答复 。 他猜测朝廷政治气候的变化 , 他对于君威难测深有感受 。 于是在清明节春雨未晴、风云不定的气候中 , 写下了这首明志与抒愤的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 南宋词人 。 原字坦夫 , 改字幼安 , 别号稼轩 , 汉族 ,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 出生时 , 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 21岁参加抗金义军 , 不久归南宋 。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 一生力主抗金 。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 条陈战守之策 。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 , 后被弹劾落职 , 退隐江西带湖 。
行香子·三山作注释:
好雨当春 , 要趁归耕(gēng) 。 况而今、已是清明 。 小窗坐地 , 侧听檐(yán)声 。 恨夜来风 , 夜来月 , 夜来云 。 识趣的好雨当春发生 , 我要趁这时令回家躬耕 , 何况现在已经到了清明 。 我独自闷坐在小窗边 , 侧耳倾听檐间的滴水声 。 可恨夜晚一会刮起大风 , 一会儿升上明月 , 一会儿铺满乌云 。 “好雨”四句:表达归耕退志心情急迫 。 以当春好时节 , 清明过了即暮迟的递进方式抒发 。 趁:指趁“好雨当春”时节 。
花絮(xù)飘零 。 莺燕丁宁 。 怕妨侬(nóng)、湖上闲行 。 天心肯後 , 费甚心情 。 放霎(shà)时阴 , 霎时雨 , 霎时晴 。 落花飞絮在风雨中飘零 , 黄莺燕子再三对我叮咛 , 怕妨碍我到湖畔闲行 。 只要天意允许我在湖边漫步 , 我又何必这样烦闷操心 。 但我担心老天爷放任天气一霎时便阴沉 , 一霎时下雨 , 一霎时又晴 。 侬:你 , 指词人 。 天心:上天之心 , 此喻朝廷意向 。 霎时:犹言一霎儿 。
辛弃疾的主要作品有:
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祝英台近·晚春、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西江月·遣兴、鹧鸪天·代人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满江红·中秋寄远、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汉宫春·立春日、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卜算子·齿落、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清平乐·题上卢桥、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千年调·左手把青霓、贺新郎·赋琵琶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