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之家|京东网易 组团回家( 二 )
另外 , 该法案还要求特定证券发行人证明其不受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 。
尽管这项法案未点名针对中概股 , 但PCAOB指出 , 目前仅剩两个司法管辖区尚未与其签订协议:一个是比利时 , 一个是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 。 一共涉及224家公司 , 但有95%公司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 。
也就是说 , 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不仅要受到PCAOB的监管 , 还需向SEC披露相关审计数据;日子可谓是越不好过了 。
美股市场的另一个负面信号则是来自于越发不确定的政治因素 。
自2019年美方将华为、中兴等企业列为"实体清单"开始 , 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不断升级:
2019年10月 , 美国又将8家中国企业列入美国贸易管制黑名单 , 禁止与美国企业合作 。
2020年5月23日 , 美国再次将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 , 其中包括北京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奇虎360、捷辉创(香港)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机构 。
这对中概股而言 , 尤其是在美上市的科技公司 , 美国的多次制裁措施无疑敲响了警钟 。
对国内企业而言 , 在国外上市本就没有本地优势 , 若是加上由于政治因素带来的限制 , 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易跨过的一关 。
由此 ,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 越来越成为中概股的选择 。
那么 , 为什么港股市场越来越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
港交所政策红利
港股市场越来越成为"香饽饽" , 离不开其近年来的改革 。 简而言之 , 即赴港上市的石头少了 。
2018年4月 , 港交所开启了上市改革的征程 。
在最初阶段 , 港交所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放开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二是允许未有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
由此 , 港交所拥抱了小米、美团 , 也迎来了阿里的回归 。
而在"二次上市"的规则制定方面 , 港交所也有所动作 , 主要表现为:
创新类产业公司 , 且在高级市场包括纽交所等交易所主要上市 , 至少两年保持良好合规记录 。
市值不少于400亿港币 , 或市值大于100亿港元且最近一个财年盈利不少于10亿港币 。
发行人需证明其主要上市地 , 在法律、规则等方面拥有与香港相当的主要股东保障水平 。
值得一提的是 , 港股允许以大中华为业务重心的公司保留VIE架构(VariableInterestEntities , 可变利益实体 , 也称为"协议控制" , 即不通过股权控制实际运营公司而通过签订各种协议的方式实现对实际运营公司的控制及财务的合并)进行二次上市 , 这不失为中概股回归的"铺路"之举 。
对选择上市的公司来说 , 估值是关键的衡量要素 。
以中概股回归浪潮的先锋者阿里巴巴为例 , 2019年11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后 , 其市值高达4万亿港元 , 成为港股之最 。
尽管这一市值主要依附于阿里巴巴自身资本 , 但也从侧面击穿了以往港交所上市公司存在的"市值被低估"的痛点 。
彼时有市场分析认为 , 阿里巴巴的高市值可能会对包括京东、网易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有带动作用 。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宋旸曾表示 , 预计未来3至5年内最多约有50至60家中概股到港上市 。
另外 , 高级分析师张周平从国际化角度分析了赴港上市的优势所在 , 他指出 , 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 从长远来看 , 更适合"中国方案"的全球价值输出 。
而港交所对于中概股回归的态度 ,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在阿里回归港股时的回应或许可以说明一切:
远走的人总有一天回家 , 我觉得回家是肯定的 , 只要我们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北京商报|最高募资244.9亿港元 网易二次上市读秒
- 家电消费网|国美总裁王俊洲:从京东自营引入四到六万个非电器商品 7月开卖
- 富途证券|网易触达历史新高406.6美元,已超过回港二次上市招股最高价
- 网易科技报道|载人航天影响?特斯拉股价重回900美元 市值逼近1.2万亿
- 盖世汽车资讯|福耀集团与京东方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京东|达达赴美IPO进展:获京东沃尔玛加持 拟募资3.03亿美元
- 36氪|【网易将于6月11日在港交所挂牌丁磊:将网易“带回中国”】
- 腾讯财讯|网易在港公开招股,散户入场门槛12726港元,你打新嘛?
- 港股挖掘机|港股异动︱国美零售(00493)放量大涨19%创四年新高 近期与京东(JD.US)开启战略合作
- 36氪|国美零售股价创 60 日新高,机构看好其与京东的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