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输入法如何决胜下一个10年,人工智能时代来袭


刘旷|输入法如何决胜下一个10年,人工智能时代来袭
文章图片
近日 , 讯飞输入法新版本正式上线 , 在随声译和快捷翻译功能里增加了日译中、韩译中、泰、越、西、法、德、俄与中文互译 , 合计18种翻译 , 这也使得讯飞输入法成为中文与外语互译最多的输入法产品 。
不得不说 , 语音输入已经越来越受欢迎 。 艾媒《2019-2020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监测报告》显示 , 29%的受访者表示2019年使用语音输入的频率明显增加 , 是增长最快的输入方式 。
面对输入方式的变迁 , 讯飞输入法、百度输入法、搜狗输入法三大输入法 , 也一直在围绕AI技术不断加码语音输入服务 , 使其不断实现准确率的突破 , 比如讯飞输入法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已经高达98% 。
输入法越来越智能的背后 , 各家的AI技术加持至为关键 。 而面对每天数亿次甚至数十亿次的使用需求 , 今天的输入法产品已经嵌满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五彩黑科技 。
输入法的重担
输入法越来越智能的代价 , 就是要背负越来越重的使命 。 追溯市面上几款主流输入法产品的发展历史 , 可以发现这些产品已经不年轻 , 至少都有十年或以上的产品迭代时间 。 以此推算 , 输入法产品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步 , 可以说是跟着移动互联网一路走来的 。
最早的输入法 , 不论是设备自带输入法 , 还是第三方输入法 , 功能普遍比较简单 , 比如只支持9键和26键键盘输入、手写输入等非智能机时代沿袭的输入方式 , 主要是为了满足最普遍的用户需求 。
但移动社交、移动趋势的明晰 , 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 , 彻底改变了输入法产品们的发展路径 。 个人用户在多元场景下不断衍生出更多的输入需求 , 开始特别注意到输入体验的进步 , 希望更快和更好 , 比如能否根据拼音首字母快速预测想打的字 。 特别是在移动社交场景下 , 个人用户使用输入法的频率越来越高 , 用户对输入法体验的感知非常明显 , 输入法好不好用 , 效率高不高 , 用户其实心知肚明 。
这让输入法的担子越来越重 , 原本定位于轻服务工具的输入法 , 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 。 于是 , 为巨大体量的用户大规模同步提供优质的输入服务 , 成为输入法产品们发展的核心目标 。
愈发全能的输入法
场景和需求之变 , 不断倒逼着输入法产品的进化 , 结果就是 , 输入法变得越来越全能 , 越来越精致 , 越来越个性 。 以目前的三大输入法产品为例 , 十年前的它们与十年后的它们 , 已经“判若两人” 。
一方面 , 不断的功能增加使得产品能够适应许多输入场景 。 除了传统的手写和键盘输入外 , 三大输入法还加入了OCR扫描、智能预测/纠错等功能 。 其中 , OCR扫描指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将图片或手写稿转换成文字 , 而智能预测功能则可以提前根据输入拼音预测用户想打的字 , 智能纠错则可以根据词库、语境快速纠正用户的错误 。
各种功能的丰富 , 使得输入法可以服务于用户的全输入过程 , 在输入前、中、后每个环节提供对应的服务 。
另一方面 , 产品能力的极限突破为用户带来了全面的体验 。 以从语音起家的讯飞输入法为例 , 目前讯飞输入法已经做到了一分钟400字的输入速度 , 以及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8%的水平 , 也就是说整段输入的出错率非常小 , 为用户带来的是极速和流畅的综合输入体验 。
可以说 , 这些功能所达到的极限颠覆了以往低效低质的输入体验 , 从感官上弥补了用户对输入法的体验缺乏 。
黑科技成就输入法
无论是功能上的全能 , 还是体验上的全能 , 输入法产品能够实现质变 , 甚至能够适应一些极限和极端的输入场景 , 除了产品本身的创新外 , 不断的技术迭代是最核心的原因 。 用户之所以能够只花一半的时间完成整个输入过程 , 都依赖于输入法们背后的黑科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