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鹤遨游|假庸常,真仁圣,“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宋仁宗,擅培人才( 二 )
和平年代朝中需要文人 , 需要他们在政治方面献计献策 , 于是便推动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
宋朝在太宗时期 , 开始大规模地推广科举制度 , 为的就是招揽更多的人才 。 对于朝廷而言 , 这是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 , 对于士大夫文人阶层而言 , 这是一个能够让士大夫这一群体崛起的制度 。
到了宋仁宗时期 , 科举制度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 已经趋于成熟 , 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
此时的科举制度对于平民出身的天才文人而言 , 也给了他们一个能够得到认可 , 能够进入朝廷做官的机会 。
仁宗时期的欧阳修 , 范仲淹等名臣 , 都是布衣出身 , 如果没有科举制度 , 即便是才高八斗 , 也没有可能成为政府 , 朝廷中的一员 。
伴随着科举制度一同出现的 , 还有仁宗时代的教育事业 。
本文插图
科举制度面向的是所有有才华的文人 , 为了让士大夫阶层不断壮大 , 教育事业也与此在不断发展 。
越来越多的平民得到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 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 , 靠学习获得了知识 , 才有能力去参加科举考试 , 才能成为国之栋梁 , 成为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 。
所以宋仁宗时代名臣天才辈出 , 和当时的科举制度以及教育事业也是有密切关联的 。 一个国家肯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 , 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
像范仲淹 , 晏殊等名家 , 在当时都是有名的教育工作者 , 晏殊是最初向仁宗提出 , 要兴办学校的大臣 。 在宋仁宗时期兴学之后 , 涌现了一大批人才 , 欧阳修 , 孔道辅 , 王安石等等 , 这些人才要不是出自晏殊的门下 , 要不就是得到了晏殊的推荐 。
除了晏殊之外范 , 仲淹在兴学方面也大有作为 , 不管是去哪里做官 , 他上任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当地开办学校 , 大兴教育 。
本文插图
宋仁宗把“仁”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 宽松的政策培养了一大批直谏的忠臣
除了在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之外 , 也离不开宋仁宗本人的性格 。 后世称他为宋仁宗不是没有道理的 , 一个“仁”字 , 基本上就可以把宋仁宗的性格 , 以及他在位时期推行的政策全部概括了 。
宋仁宗在位时期 , 经常会遭到大臣们的批评 , 可以说士大夫阶层并不喜欢这位皇帝 。 “临朝渊默 , 垂拱仰成” 。
这是一帮朝臣对仁宗的评价 , 意思就是皇帝当的没有魄力 , 处事不够决断 , 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给了宰相和朝臣 , 把朝臣当成了治国的依靠 。 敢把皇帝说成是无能之辈 , 翻遍整个中国古代史也很少见 。
宋仁宗的“仁”范围是广泛的 , 他的仁不仅仅是对朝臣 , 对底层的百姓 , 宫中的宦官宫女 , 都抱有这样一种态度 。
但是宋仁宗的仁 , 又不是仁慈 , 他的这种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克制 , 儒家思想中曾提到过“克己复礼为仁” 。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 , 用礼法来约束自己 , 这其中就包含了忍让 , 这就是儒家提倡的仁 , 也是宋仁宗一直在坚持的态度 。
他在克制自己的本性 , 把国家利益摆在了最高的位置 。 因为直言进谏大臣说的对 , 批评的有道理 , 对国家有益处 , 所以他可以忍受 , 即便他才是九五之尊 。
本文插图
朝臣能够有如此宽松的政策和环境 , 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也越来越多 。
开封知府范讽 , 曾向宋仁宗讨还民间女子 , 当时有百姓前来告状 , 自家的儿子在新婚三天之后 , 儿媳妇就被带入了宫中 , 过了半个月不曾有消息传出 。
推荐阅读
- 觅史狼王打刘邦,刘邦来和和;刘邦驾鹤鹤,狼王戏吕后,一夜慰风尘
- 遨游历史海洋她是最受宠的公主,低贱出身却享受嫡女待遇,三代皇帝都爱她
- 遨游历史海洋出生低贱却能当上清朝皇后,乾隆对其不能自拔,只因她有一门技术
- 遨游历史海洋雍正皇帝在位13年就驾崩,全怪这些坏习惯,年轻人经常犯
- 试验■遨游天宇凯歌还
- 作品@湖北老字号走进直播间:妈妈作品曾遨游太空,女儿非遗技能接地气
- 『刘育章』积怨太深话张说
- 『失联』遨游太空的惊吓?!航天员能做到的绝对超乎想象|天天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