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高句丽为何能让大一统的隋王朝屡次吃瘪?


导语:
高句丽 , 或者说是高氏句丽 , 是一个由扶余人建立起来的统一多民族王朝 , 其统治的民族包括汉族、新罗人、契丹人、扶余人等 , 其国土从今天的辽西到盖马高原南部 , 在强盛时汉江流域的百济也曾是它的属国之一 。 而大部分国人知道这个国家的原因 , 是它曾经数次对抗我国历史中战力最为强悍隋唐两朝 , 甚至隋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就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失败 ,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高句丽|高句丽为何能让大一统的隋王朝屡次吃瘪?
本文插图

图一 隋炀帝一、隋朝为何"死磕"高句丽?
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隋唐两朝都要不断派兵征伐高句丽 , 这样有利于理解为什么隋朝屡次兵败 。 众所周知 , 历朝历代都对征伐周边的小国或部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历史上有名的皇帝都曾派兵征伐过 , 例如秦始皇派蒙恬率兵五十万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数次出征匈奴使得"自此漠南无王庭"等等 。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古以来我国对于北方的蛮夷 , 都展现出一副必要斩尽杀绝的态度?除了君王要青史留名、展现出大国雄威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原因:北方是重要的产粮区和政治、经济中心 , 虽说历史上有数次汉人大量南迁 , 但南方的开发程度远不到北方繁华的地步 , 而南方逐渐成为帝国财源的时候已经到了明清时代了 。 所以只要是中原一统国力强大的国家 , 断然不能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安睡" 。
除此之外 , 我国北方山地较少 , 北方的游牧民族进了山海关防线之后基本可以依靠起兵优势平推 。 占领华北平原后在想要依靠地形上的优势抵抗敌人的进攻基本就只剩一条黄河了 , 这也是北宋被金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 尽管论国力北宋远在金朝之上 。 所以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都不会使北方存在劲敌 , 例如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都数次倾全国之力北伐 。 更何况高句丽可并不是松散的草原部落 , 而是一个有着健全国家制度和严密组织能力的国家 。 这样的国家在自己的"后院"不臣服还经常与突厥勾结 , 隋朝怎么能不去征伐?

高句丽|高句丽为何能让大一统的隋王朝屡次吃瘪?
本文插图

图二 高句丽的地理形势二、高句丽的地理形势
高句丽的地理形势与我国截然不同 。 我国的地理形势是西高东低 , 在降水四百毫米线附近群山叠嶂 , 有利于构筑防御线 , 但是华北等平原地区基本无险可守 ,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历朝历代都不惜耗费巨大物力人力修建万里长城的原因 。 而高句丽与中原接壤部分有辽西的山地和朝鲜半岛北部的绵延群山作为坚固的地理屏障 , 群山峻岭有利于囤积重兵 , 而且居高临下军事态势非常有利 。
内部又有肥沃富饶的汉江流域作为基地 , 可以为前线源源不断的"输血" 。 换句话说就是高句丽就像是个核桃内部的"肉"虽然好吃但必须要砸开外边的"壳"才能将里面的"肉"吞进去 。 而且就算你以重兵砸开了外壳 , 里面是平原地区无险可守高句丽的军队完全可以先撤进群山保存兵力然后等你撤兵的时候 , 寻机追击重新占领平原地区 。
对于隋朝还有一个不利因素就是当时的辽东半岛几乎遍布沼泽 。 远在曹魏时期司马懿征伐辽东的公孙渊就是以乘舟直抵叛军大本营辽阳的方式 。 到了气候更为温暖的隋朝 , 辽河下游泥沙淤积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水利疏浚 , 导致辽河经常泛滥成灾锦州以东一片泽国 。 而隋朝的重兵集团攻击高句丽这片泽国是必经之路 , 这样一来后勤压力骤增 , 如果在遇到极端天气 , 就更糟糕了 。 这也大大降低了隋朝的攻击力 。

高句丽|高句丽为何能让大一统的隋王朝屡次吃瘪?
本文插图

图三 辽河流域图三、高句丽的人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