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倾谈|民殷国富的大宋王朝:为官者薪水丰厚,也为“庇身之所”奔波一生


引言:
宋代人口第一次突破1亿 , 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海外贸易都很发达 。 普通百姓的收入 , 除了农耕收入 , 还有手工业收入 , 比如通过服装作坊、玩具作坊等创收 。 还有“掠房钱人” , 跟现在的房东一样靠收房租过日子 。
宋朝轻武重文 , 这个朝代人才辈出:苏东坡、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 。 “学而优则仕” , 宋代的公务员工资在历代公务员工资中是最高的 。
地方官员月薪在几十贯 , 1贯约合人民币800元 , 如按30贯计算 , 约合人民币2.4万元 。 宰相工资就更高了 , 大约300贯左右 , 相当于人民币24万 。 那么 , 宋代公务员的幸福指数也会高吗?

历史倾谈|民殷国富的大宋王朝:为官者薪水丰厚,也为“庇身之所”奔波一生
本文插图

图 1 宋代官员着装一、宋朝公务员工资虽高 , “蜗居”却是常态 , 三年一易的规定让地方官员不愿买房居住
实际上 , 宋朝的官员普遍都是租房度日 。 欧阳修曾在诗作《答梅圣俞大雨见寄》中写道:“嗟我来京师 , 庇身无弊庐 。 ”在京师当官的前17年 , 他没有私邸 , 一直是租房状态 。
当时的租房方式主要有2种 , 一种是公租房 , 即官舍 , 由政府成立的专门的机构“宅店务”来经营管理 , 负责日常租赁 , 房子保养 。 可供租赁的公房大约有两万多间 ,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住公租房 , 据传苏轼苏辙被贬官时 , 是不允许租公租房的 , 只能租民舍 。
另一种是民舍 , 当时称“庄宅行” 。 想租房很方便 , 只要通过房屋中介人“牙人”牵线 , 效率很高;租房时签订契约 , 对于保证双方利益来说 , 意义重大 。 苏轼被贬官时就曾被诬陷抢夺民居 , 还好一纸契约为他免灾 。

历史倾谈|民殷国富的大宋王朝:为官者薪水丰厚,也为“庇身之所”奔波一生
本文插图

图 2 宋朝官员
宋朝地方官员租房 , 跟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博弈有关 。 宋朝政府为巩固政权 , 消除地方“离心” , 对地方政权做了精心设计 。 一方面 , “三年一易” , 地方官任期3年 , 期满就走;另一方面 , 州官还必须从京官中派遣 。 既然不能专任一方 , 很多官员便选择租房 。 然而 , 与繁荣的租房市场相比 , 租房的性价比不高 。 欧阳修曾吐槽自己租的房屋:“闲坊僦古屋 , 卑陋杂里闾 。 邻注涌沟窦 , 街流溢庭除 。 出门愁浩渺 , 闭户恐为瀦 。 ”
房子简陋、低洼 , 怕大雨 。 主要还是城市建设跟不上 。 原来 , 宅店务的收入进入当时的宫廷财政机构“左藏库” , 供宋朝皇家日常用度 。 包括吃的住的还有后宫佳丽的脂粉费 , 这只是宫廷财政 , 谈不上国家财政 , 分配到地方政府头上的收入就更少了 。 因此地方卖地、开发建房的积极性很低 , 导致住房设施老化、城建跟不上 。

历史倾谈|民殷国富的大宋王朝:为官者薪水丰厚,也为“庇身之所”奔波一生
本文插图

图 3 宋朝房子
除了官舍和民舍 , 来京赴考的学子们还可以选择在寺庙中居住 , 寺庙也提供租赁 。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 , 住寺庙没有硬性要求说要交多少房租 , 住完只要随个人意愿 , 留下香火钱就可以 。
运气好的话 , 碰上个会诗词书画的和尚 , 还也可以相互切磋 , 这正是宋代文人跟和尚有交情的原因 , 最出名的莫过于苏东坡和佛印的交情 。 乍看一下 , 寺庙也是不错的选择 , 只是寺庙不适宜长期租住 , 也不是到处都有寺庙 。 二、大文豪或达官的“蜗居”生涯 , 都是年老后才开始购置房产
1.孝顺苏东坡 , 大半辈子为父还房款
年轻时租房 , 年老时不免想要有个自己的房子 , 毕竟租来的终究不是自己的 。 嘉佑二年 , 48岁的苏洵带着儿子 , 20岁的苏轼与18岁的苏辙进京赶考 。
苏洵本人多次考试而未能中举, 感叹科考如登天 。 不料二子一齐高中 , 苏轼考第二 , 苏辙考第五 , 遂又感叹科举对于二子来说如草芥 。 随着苏轼苏辙仕途开始 , 苏洵也想在京城谋个一官半职 , 但苦于自己不是进士出身 , 只能向朝中重臣求情 , 请求举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