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谈诗:​黛玉为什么说千万别学陆游的诗?( 三 )

钱穆谈诗:​黛玉为什么说千万别学陆游的诗?
自书诗卷-- 陆游(南宋)放翁一生 , 从他年轻时从家里到四川去 , 后来由四川回到他本乡来 , 也尽见在诗中了 。他的晚年诗 , 就等于他的日记 。 有时一天一首 , 有时一天两三首 , 乃至更多首 , 尽是春夏秋冬 , 长年流转 , 这般的在乡村里过 。 他那时很有些像陶渊明 。 你单拿他诗一首两首地读 , 也不见有大兴味 。 可是你拿他诗跟他年龄一起读 , 尤其是七十八十逐年而下 , 觉得他的怀抱健康 , 和他心中的恬淡平白 , 真是叫人钦羡 。 而他同时又能不忘国家民族大义 , 放翁诗之伟大 , 就在这地方 。 可惜他作诗大多 。 他似乎有意作诗 , 而又没有像杜工部般的生活波澜 , 这是他吃亏处 。 若把他诗删掉一些 , 这一部陆放翁诗集 , 可就会更好了 。在清诗中我最喜欢郑子尹 。 他是贵州遵义人 , 并没做高官 , 一生多住在家乡 。 他的伟大处 , 在他的情味上 。 他是一孝子 , 他在母亲坟上筑了一园 , 一天到晚 , 诗中念念不忘他母亲 。 他诗学韩昌黎 。 韩诗佶屈聱牙 , 可是在子尹诗中 , 能流露出他极真挚的性情来 。 尤其是到了四十五十 , 年龄尽大上去 , 还是永远不忘他母亲 。 诗中有人 , 其人又是性情中人 , 像那样的诗也就极难得了 。李太白诗固然好 , 因他喜欢道家 , 爱讲庄老出世 。 出世的诗 , 更不需照着年谱读 。 他也并不要把自己生命放进诗里去 。 连他自己生命还想要超出这世间 。 这等于我们读庄子 , 尽不必去考他时代背景 。 他的境界之高 , 正高在他这个超人生的人生上 。 李太白诗 , 也有些不考索它背景是无法明得他诗中用意的 。 但李诗真长处 , 实并不在这点上 。我们读李太白、王摩诘诗 , 尽可不管他年代 。 而读杜工部韩昌黎以至苏东坡陆放翁等人的诗 , 他们都是或多或少地把他们的整个人生放进诗去了 。 因此能依据年谱去读他们诗便更好 。 郑子尹的生活 , 当然不够得丰富 , 可是他也做成了一个极高的诗人 。 他也把他自己全部放进诗中去了 。 他的诗 , 一首首地读 , 也平常 。 但春天来了 , 梅花开了 , 这山里的溪水又活了 , 他又在那时想念起他母亲了 。读他全集 , 一年一年地读 , 从他母亲死 , 他造了一个坟 , 坟上筑了一个园 , 今年种梅 , 明年种竹 , 这么一年一年地写下 , 年年常在纪念他母亲 。 再从他母亲身上讲到整一家 , 然后牵连再讲到其他 , 这就见其人之至孝 , 而诗中之深情厚味也随而见 。 他诗之高 , 高过了归有光的散文 。 归文也能写家庭情味 , 可是不如郑子尹诗写得更深厚 。3文学背后 , 一定有一个人由于上面所说 , 我认为若讲中国文化 , 讲思想与哲学 , 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 。 在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 , 而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 。 某一作家 , 或崇儒 , 或尚道 , 或信佛 , 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 , 真实融人人生 , 然后在他作品里 , 把他全部人生琐细详尽地写出来 。 这样便使我们读一个作家的全集 , 等于读一部传记或小说 , 或是一部活的电影或戏剧 。 他的一生 , 一幕幕地表现在诗里 。 我们能这样地读他们的诗 , 才是最有趣味的 。钱穆谈诗:​黛玉为什么说千万别学陆游的诗?
香菱学诗文学和理学不同 。 理学家讲的是人生哲理 , 但他们的真实人生 , 不能像文学家般显示得真切 。 理学家教人 , 好像是父亲兄长站在你旁对你讲 。 论其效果 , 有时还不如一个要好朋友 , 可以同你一路玩耍的 , 反而对你影响大 。 文学对我们最亲切 , 正是我们每一人生中的好朋友 。 正因文学背后 , 一定有一个人 。 这个人可能是——佛家 , 或道家 , 或儒家 。我们上边谈到林黛玉所讲的 , 还有——陶渊明 。陶诗境界高 。 他生活简单 , 是个田园诗人 。 唐以后也有过不少的田园诗人 , 可是没有一个能出乎其右的 。 陶诗像是极平淡 , 其实他的性情也可说是很刚烈的 。 他能以一种很刚烈的性情 , 而过这样一种极恬淡的生活 , 把这两者配合起来 , 才见他人格的高处 。西方人分心为智、情、意三项 , 西方哲学重在智 , 中国文学重在情与意 。 情当境而发 , 意则内涵成体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此中有真意 , 欲辩已忘言 。 ”须明得此真意 , 始能读陶诗 。陶、杜、李、王四人 , 林黛玉叫我们最好每人选他们一百两百首诗来读 , 这是很好的意见 。 但我主张读全集 。 又要深入分年读 。 一定要照清朝几个大家下过工夫所注释的来读 。从前人作诗都是一字一字斟酌过 。 但我们更应知道 ,我们一定要先有了句中其余六个字 , 这一个字才用得到斟酌 。 而且我们又一定先要有了这一首诗的大体 , 才得有这一句 。 这首诗是先定了 , 你才想到这一句 。 这一句先定了 , 你才想到这一字该怎样下 。 并不能一字一字积成句 , 一句一句积成诗 。 实是先有了诗才有句 , 先有了句才有字 。 应该是这首诗先有了 , 而且是一首非写不可的诗 , 那么这首诗才是你心中之所欲言 。 有了所欲言的 , 然后才有所谓言之工不工 。先要有了情趣意境才有诗 。 好比作画尽临人家的 , 临不出好画来 。 尽看山水 , 也看不出其中有画 。 最高的还是在你个人的内心境界 。中国大诗家写诗多半从年轻时就写起 , 一路写到老 , 像杜工部、韩昌黎、苏东坡都这样 。 我曾说过 ,必得有此人 , 乃能有此诗 。 循此说下 , 必得是一完人 , 乃能有一完集 。 而从来的大诗人 , 却似乎一开始 , 便有此境界格局了 。 此即证中国古人天赋人性之说 。 故文学艺术皆出天才 。 苏黄以诗齐名 , 而山谷之文无称焉 。 曾巩以文名 , 诗亦无传 。 中国文学一本之性情 。 曹氏父子之在建安 , 多创造 。 李杜在开元 , 则多承袭 。 但虽有承袭 , 亦出创造 。 然其创造 , 实亦承袭于天性 。 近人提倡新文学 , 岂亦天如人愿 , 人人得有其一分之天赋乎 。 西方文学主要在通俗 , 得群众之好 。 中国文学贵自抒己情 , 以待知者知 , 此亦其一异 。故中国人学文学 , 实即是学做人一条径直的大道 。中国古人曾说“诗言志” , 此是说诗是讲我们心里东西的 , 若心里龌龊 , 怎能作出干净的诗 , 心里卑鄙 , 怎能作出光明的诗 。 所以学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 。 正因文学是人生最亲切的东西 , 而中国文学又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 , 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了 。4我们要隔一千年才了解杜工部伟大 , 两千年才感觉孔夫子伟大再退一层言之 , 学文学也并不定是在做学问 。 只应说我们是在求消遣 , 把人生中间有些业余时间和精神来放在那一面 。 我劝大家多把余闲在文学方面去用心 , 尤其是中国诗 。 我们能读诗 , 是很有价值的 。我还要回到前边提及林黛玉所说如何学作诗的话 。 要是我们喜欢读诗 , 拿起《杜工部集》 , 挑自己喜欢的写下一百首 , 常常读 , 虽不能如黛玉对那个丫鬟所说 , 那样一年工夫就会作诗了 。 在我想 , 下了这工夫 , 并不一定要作诗 , 作好诗 , 可是若作出诗来 , 总可像个样 。 至少是讲的我心里要讲的话 。倘使我们有一年工夫 , 把杜工部诗手抄一百首 , 李太白诗一百首 , 陶渊明诗一共也不多 , 王维诗也不多 , 抄出个几十首 , 常常读 。 过了几年拿这几个人的诗再重抄一遍 。 加进新的 , 替换旧的 , 我想就读这四家诗也很够了 。 不然的话 , 拿曾文正的《十八家诗钞》来读 , 也尽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