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谈诗:​黛玉为什么说千万别学陆游的诗?( 二 )
传 王维《雪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 , 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 , 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 。 摩诘诗之妙 , 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 , 他虽没有写出来 , 但此情此景 , 却尽已在纸上 。 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 , 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今再从禅理上讲 , 如何叫做“无我 ”呢?试从这两句诗讲 , 这两句诗里恰恰没有我 , 因他没有讲及他自己 。 又如何叫做“无住”“无着”呢? “无住”“无着” 大体即如诗人之所谓“即景 ” 。 此在佛家 , 亦说是“现量 ” 。 又叫做“如” 。 “如是” , “像这样子”之义 。 “雨中山果落 , 灯下草虫鸣 ” , 只把这样子这境提示出来 , 而在这样子这境之背后 , 自有无限深意 , 要读者去体悟 。 这种诗 , 亦即所谓“诗中有画 ” 。 至于画中有诗 , 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画到最高境界 , 也同诗一样 , 背后要有一个人 。 画家作画 , 不专在所画的像不像 , 还要在所画之背后能有此画家 。 西方的写实画 , 无论画人画物 , 与画得逼真 , 而且连照射在此人与物上的光与影也画出来 。 但纵是画得像 , 却不见在画后面更有意义之存在 。即如我们此刻 , 每人面前看见这杯子 , 这茶壶 , 这桌子 , 这亦所谓现量 。 此刻我们固是每人都有见 , 却并没有个悟 , 这就是无情无景 。 而且我们看了世上一切 , 还不但没有悟 , 甚至要有迷 , 这就变成了俗情与俗景 。唐诗中最为人传诵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里面也有一人 , 重要的在欲断魂三字 。 由这三字 , 才生出下面“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来 。 但这首诗的好处 , 则好在不讲出欲断魂三字涵义 , 且教你自加体会 。这样子作诗 , 就是后来司空图《诗品》中所说的羚羊挂角 。 这是形容作诗如羚羊般把角挂在树上 , 而羚羊的身体则是凌空的 , 那诗中人也恰是如此凌空 , 无住、无着 。 断魂中 , 愁中 , 都有一个人 , 而这个人正如凌空不着地 , 有情却似还无情 。 可是上引摩诘诗就更高了 , 因他连断魂字愁字都没有 , 所以他的诗 , 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2读杜诗 , 最好是分年读以上我略略讲了王维的诗 , 继续要讲杜工部 。 杜诗与王诗又不同 。 工部诗最伟大处 , 在他能拿他一生实际生活都写进诗里去 。刚才讲过 , 照佛家讲法 , 最好是不著一字 , 自然也不该把自己放进去 , 才是最高境界 。 而杜诗却把自己全部一生都放迸了 。 他把从开元到天宝 , 直到后来唐代中兴 , 他的生活的片段 , 几十年来关于他个人 , 他家庭 , 以及他当时的社会国家 , 一切与他有关的 , 都放进诗中去了 , 所以后人又称他的诗为诗史 。其实杜工部诗还是不著一字的 。 他那忠君爱国的人格 , 在他诗里 , 实也没有讲 , 只是讲家常 。 他的诗 , 就高在这上 。 我们读他的诗 , 无形中就会受到他极高人格的感召 。 正为他不讲忠孝 , 不讲道德 , 只把他日常人生放进诗去 , 而却没有一句不是忠孝 , 不是道德 , 不是儒家人生理想最高的境界 。 若使杜诗背后没有杜工部这一人 , 这些诗也就没有价值了所以杜诗的高境界 , 还是在他不著一字的妙处上 。
我们读杜诗 , 最好是分年读 。 拿他的诗分着一年一年地 , 来考察他作诗的背景 。 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 什么年代 , 什么背景下写这诗 , 我们才能真知道杜诗的妙处 。倘使你对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不知道 , 那么你对这诗一定知道得很浅 。 他在天宝以前的诗 , 显然和天宝以后的不同 。 他在梓州到甘肃一路的诗 , 显和他在成都草堂的诗有不同 。 和他出三峡到湖南去一路上的诗又不同 。 我们该拿他全部的诗 , 配合上他全部的人生背景 , 才能了解他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中国诗人只要是儒家 , 如杜甫、韩愈、苏轼、王安石 , 都可以按年代排列来读他们的诗 。 王荆公诗写得非常好 , 可是若读王诗全部 , 便觉得不如杜工部与苏东坡 。 这因荆公一生 , 有一段长时间 , 为他的政治生涯占去了 。 直要到他晚年 , 在南京钟山住下 , 那一段时期的诗 , 境界高了 , 和以前显见有不同 。苏东坡诗之伟大 , 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 。 他一生奔走潦倒 , 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 。 我第一次读苏诗 , 从他年轻时离开四川一路出来到汴京 , 如是往下 , 初读甚感有兴趣 , 但后来再三读 , 有些时的作品 , 却多少觉得有一点讨厌 。 譬如他在西湖这一段 , 流连景物 , 一天到晚饮酒啊 , 逛山啊 , 如是般连接着 , 一气读下 , 便易令人觉得有点腻 。在此上 , 苏诗便不如杜诗境界之高卓 。 此因杜工部没有像东坡在杭州徐州般那样安闲地生活过 。在中年期的苏诗 , 分开一首一首地读 , 都很好 , 可是连年一路这样下去 , 便令人读来易生厌 。 试问一个人老这样生活 , 这有什么意义呀?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 , 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 , 他的人格是伟大的 , 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 。 那个时候诗都好 。 可是一安逸下来 , 就有些不行 , 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 。东坡诗之长处 , 在有豪情 , 有逸趣 。 其恬静不如王摩诘 , 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 我们读诗 , 正贵从各家长处去领略 。我们再看白乐天的诗 。 乐天诗挑来看 , 亦有长处 。 但要对着年谱拿他一生的诗一口气读下 , 那比东坡诗更易见缺点 。 他晚年住在洛阳 , 一天到晚自己说:“舒服啊!开心啊!我不想再做官啊 。 ”这样的诗一气读来 , 便无趣味了 。 这样的境界 , 无论是诗 , 无论是人生 , 绝不是我们所谓的最高境界 。杜工部生活殊不然 。 年轻时跑到长安 , 饱看着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的情况 , 像他在《丽人行》里透露他看到当时内廷生活的荒淫 , 如此以下 , 他一直奔波流离 , 至死为止 , 遂使他的诗真能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 从前人说:“诗穷而后工 。 ”穷便是穷在这个人 。 当知穷不真是前面没有路 。 要在他前面有路不肯走 , 硬要走那穷的路 , 这条路看似崎岖 , 却实在是大道 , 如此般的穷 , 才始有价值 。即如屈原 , 前面并非没有路 , 但屈原不肯走 , 宁愿走绝路 。 故屈原《离骚》 , 可谓是穷而后工的最高榜样 。 他弟子宋玉并不然 , 因此宋玉也不会穷 。 所以宋玉只能学屈原做文章 , 没学到屈原的做人 。 而宋玉的文章 , 也终不能和屈原相比 。现在再讲回到陆放翁 。 放翁亦是诗中一大家 , 他一生没有忘了恢复中原的大愿 。 到他临死 , 还作下了一首“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毋忘告乃翁”的诗 。 即此一端 , 可想放翁诗境界也尽高 。
推荐阅读
- 这款"网红"雪糕又被曝光质量问题
- 特朗普威胁出动军队镇暴,"现场能听到爆炸声"
- 帅了!美国指责这次是津巴布韦"干涉内政"
- 敏感时刻,美国升起"细蓝线旗"致敬警察
- 澎湃新闻 "黑脸"确诊医生胡卫锋抢救无效离世 病情曾一度好转
- 中小学英语老师王溯|教育贵在:立真求新——家长颠倒"黑白",教师还敢"管"学生吗?
- 教育影像志|双峰:"堂堂网应用"示范课展示与培训在斗盐中学举行
- 霍山微生活|霍山县中医院宣传贯彻"一法一条例"系列活动
- 学习娱乐技|努力拼搏,把爱献给心血管事业——记河南省"医德医风标兵"张瑞成
- 黑人|"十年过后又十年!然后呢!"三代黑人的街头怒吼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