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味历史|类多隐而弗彰——明代女性画家为何会骤增?,丹青之在闺秀

引言
翻开中国绘画史 , 成就卓著的大多是男性画家 , 提到女性画家 , 则寥寥无几 。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画嫘 , 舜妹 。 画始于嫘 , 故曰画嫘 。 ”意思就是 , 中国绘画的创始人是舜的妹妹画嫘 。 然而 , 作为绘画艺术开拓者的女性 , 却也成了被忽略者 。
《玉台画史》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记录女性画家的书籍 , 根据书里的记载 , 明代以前女性画家有67人 , 明代125人 。 当然 , 明代女性画家数量骤增的原因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 。 明代 ,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 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 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和密切 , 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 开始更加注重精神生活 。 一些进步思想家看到了传统的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摧残 , 主张打破封建礼教中不合理的条规 , 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 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 小农生产 , 自给自足 , 正如歌中所唱“你耕田来我织布” , 商品经济则一直处于次要地位 。
几味历史|类多隐而弗彰——明代女性画家为何会骤增?,丹青之在闺秀
文章图片
到了明代中后期 , 统治者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 , 实行恤商、通商政策 , 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进入市场 , 成为商品 ,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 当时在江浙一带 , 如苏州、杭州 , 在丝织行业方面 , 产生了“机工”和“机户”这两类身份的人 , 也就是现在的工人和老板 。
纺织业、手工作坊的发展 , 使得女性也开始参与到社会劳动中 , 她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财富 , 而不是以前一样一味地当家庭主妇 , 整日被局限在家庭生活中 , 与社会生活隔绝 。 这样一来 , 女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得到了展现 , 她们的社会地位也就相应提高了 。
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 , 有一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 就是说人在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 便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上的享受 , 这也推动了绘画事业的发展 。
几味历史|类多隐而弗彰——明代女性画家为何会骤增?,丹青之在闺秀
文章图片
在封建社会 , “饿死事小 , 失节事大”像一把手铐 , 牢牢束缚着广大女性 , 处处压制着女性 , 使她们对于爱情、婚姻 , 甚至生活 , 都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 当时被视为“异端分子”的李贽 , 看到了这种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 他主张男女平等 ,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 。 ”他还认为女性有追求爱情的自由和权力 , 比如 , 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婚姻 , 显然是不符合封建社会的“守寡”习俗 , 李贽却对他们自由恋爱的行为大加称赞 。
汤显祖著名的戏剧《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 也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 在这种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下 , 广大女性萌发了个性解放的思潮 , 一部分知识女性开始参与到文艺活动中来 , 绘画便是其中之一 。 明代中后期 , 由于统治者的昏庸 , 导致吏治腐败 , 官场黑暗 , 许多文人淡化了出仕的人生理想 , 转而专心致志进行艺术创作 , 带动了文人书画事业的兴盛繁荣
当时社会上画派纷呈 , 如吴门派、浙派、江夏派等 , 绘画题材上也多样化 , 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 文学世家兴盛 。 这种现象为女性绘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 一批闺阁画家和名妓画家也成长起来 。
几味历史|类多隐而弗彰——明代女性画家为何会骤增?,丹青之在闺秀
文章图片
其中 , 闺阁画家多出生于官宦人家 , 且多是文化世家 , 如沈周之女沈素瑛、仇英之女仇珠、文从简之女文俶等 。 她们从小就能接触到书画 , 可谓是耳濡目染 , 养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 又得到了家人的详细指点 , 有着优越的教育条件 , 因此其艺术成就相对较高 。 名妓画家的出现也与当时政府实行的罚良为娼的政策有关 , 一些“犯官”妻女被迫沦落青楼 , 她们自身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 , 绘画也是她们谋生的手段之一 , 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存竞争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