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疫情期间一些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 实名认证仍存漏洞( 三 )


今年一季度 , 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425件 ,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 。 其中 , 未成年充值群体中年龄最小的3岁 , 充值金额最高达7万元 。 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费难 , 家长面对高额充值的追回力不从心 。
针对青少年的游戏付费行为 , 腾讯方面在2018年6月发起“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工程” , 设立未成年人游戏专线客服专线 , 对疑似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进行主动提醒 , 并建立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申诉和受理机制 , 同时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教育辅导服务 。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负责人表示 , 目前“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工程”进展较为顺利 , 且正在小规模测试对疑似未成年人玩家的游戏消费和支付行为进行再次人脸识别验证 , 月充值额度设为400元 。
该负责人也提到 , 因为IOS平台的封闭属性 , 用户在IOS系统中完成消费内购、游戏消费之后 , 苹果公司与游戏开发商一般会按照3∶7的比例分成 。 如果家长对青少年的游戏付费有异议或申请退款 , 需要游戏开发商与苹果公司沟通处理 , 这将导致处理流程更加漫长 。
亟须更完善、更有力的保护措施
除非理性的游戏消费外 , 青少年在游戏中可能面临的诈骗风险同样值得关注 。
辽宁锦州网警日前发布消息称 , 疫情期间各地已发生多起以充值游戏币名义实施诈骗的案件 。 有的诈骗分子在QQ群卖游戏币 , 在用户付费后强制要求加购 , 用户要求退钱却始终无人理会;还有人在玩游戏时认识自称卖游戏币的好友 , 通过微信转账1600多元后没有收到游戏币 , 也联系不上对方 , 才发现被骗 。
“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自制力和辨识力 , 不仅容易沉迷游戏 , 也容易被诈骗 。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表示 , 疫情期间已经发生多起涉及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诈骗案件 , 出台更完善、更有力的保护措施迫在眉睫 。
我国未成年网民有1.69亿 , 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7% , 即便在农村地区 , 未成年人的上网比例也高达89.7% 。 虽然“手机游戏毁了下一代”等说法颇为流行 , 但大多数人也认同 , 未成年人与互联网不可能完全割裂 。
张海波认为 , 尽管许多游戏企业都在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青少年保护、游戏防沉迷的模式和机制 , 但整个游戏行业缺乏较为统一的防沉迷规则或标准 ,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游戏企业和平台的游戏防沉迷工作表现较差 , 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机制 。
但这也不只是游戏企业的责任 。 张海波这几年一直在从事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工作 , 他注意到仍有许多家长并不熟悉如何使用游戏防沉迷系统 。 “不只是设置好这些机制 , 还要加强宣传、推广和使用 。 ”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