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传承两千年“汝阳刘”妙笔天下扬
文章图片
刘建德正在学习毛笔制作工艺
河南商报记者陈媛媛/文受访者供图
千百年来 , “笔墨纸砚”一直是文人墨客案头不可或缺的物件 。
【汝阳传承两千年“汝阳刘”妙笔天下扬】文房四宝中毛笔居首 , 毛笔最能彰显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 谱写了华夏千年文明 。 在河南省项城市汝阳刘村 , 就传承着上千年的“汝阳刘毛笔”制作工艺 , 自古以来 , 家家户户以制笔为生 , 汝阳刘村也有着“妙笔之乡”的美誉 。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汝阳刘毛笔到底有何魅力能够传承千年不衰?
历史
“汝阳刘毛笔”千年溯源
第一次见到纯正的汝阳刘毛笔 , 是在郑州中原古玩城的一家“汝阳刘毛笔”专卖店里 , 店的主人叫刘建德 , 80后 , 汝阳刘村人 。
表面来看 , 除了笔杆上刻有“汝阳刘”三个字 , 似乎与日常所见的毛笔并无不同 。 但是 , 就是这样一支看似简单的毛笔 , 背后却要经过128道工序 。 刘建德店内所售的这些毛笔 , 大多来自河南省项城市一个叫汝阳刘村的地方 , 至今 , 汝阳刘毛笔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相传 , 汝阳刘毛笔是由秦朝大将蒙恬所创 , 而后 , 其麾下偏将(汝阳刘先人)刘寅退伍后返回故里 , 尊奉蒙恬为祖师 , 与族人制笔为生 , 也就是现在的汝阳刘毛笔 。 《项城县志》记载 , 明、清至民国 , 汝阳刘人创业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 , 较为著名的笔庄有:文林堂、文和堂、太和堂等 。
1983年 , 制笔艺师刘好连等人凑钱承包了原刘大队制笔厂 , 易名为项城县汝阳刘传统笔刷厂 , 老艺人刘长德、傅纯敬、刘家祥、刘好善在传统制笔工艺的基础上 , 大胆创新、改进 , 研制出120多个品种 , 产品畅销全国以及日本、东南亚诸国 。
2005年 , 刘家祥(第65代传人)之子刘好友、刘好勤、刘好奎、刘好亮及刘好友之长子创办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 , 从那以后 , “汝阳刘”才被正式注册成为一个品牌 。
传承
汝阳刘人代代相传
刘建德是刘好友(第66代传人)次子 , 子承父业 。 大学主修外贸专业的他 , 一开始并没有把传承汝阳刘毛笔列入自己的人生计划之中 。 “我爸总觉得给儿子留了一个产业 , 得有人继承 。 ”刘建德说 。
于是 , 2007年毕业后 , 刘建德只在外贸公司待了很短的一段时间 , 2008年 , 在河南省文联附近开了一家专卖店 , 主要负责前端销售 , 约半个月前 , 这家店才搬到古玩城内 。
采访间隙 , 刘建德翻出手机里的几张照片 , 是父亲在教他制作毛笔 , 目光所及之处 , 全在那小小的笔头上 。 正如照片中所见的那样 , 汝阳刘毛笔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亲传亲授中 , 才得以流传至今 , 两千多年不被历史的洪流淹没 。
在刘建德的记忆中 ,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 汝阳刘村家家户户以制笔为生 , 一家就是一个小作坊 , 代代传承 。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 , 由于毛笔的使用率下降 , 被钢笔、圆珠笔等书写工具代替 , 靠制笔养家糊口成为难题 , 不少村民开始谋求其他的赚钱门路 。 “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断层 。 ”刘建德说 。
所以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汝阳刘毛笔作为汝阳刘村的一张千年历史文化名片 , 每一代汝阳刘人都是千年传承之路上的关键一环 。 “传承并不是短时间的过程 , 传 , 你得能往下传;承 , 你得有继承者 , 这才叫传承 。 ”
工艺
128道工序精心而制
自古以来 , 汝阳刘毛笔都被文人墨客奉为文房上品 。
据记载 ,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过汝阳刘毛笔之后 , 连声称赞“妙笔、妙笔” 。 东汉皇帝刘秀对汝阳刘毛笔更是爱不释手 , 钦赐“汝阳刘”的制笔作坊为“御笔坊” 。 袁世凯因喜欢家乡的汝阳刘毛笔 , 所以经常用汝阳刘毛笔批阅文件、颁发命令 , 一时传为佳话 。
推荐阅读
- 方言教育部: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 教育部: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 语言教育部: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 推广普通话教育部: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 悬棺千年悬棺迷雾重重 古DNA技术能否一窥真相
- 千年悬棺迷雾重重 古DNA技术能否一窥真相
- 非遗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 全民共享非遗盛宴
- 傀儡戏傀儡戏,流传已过千年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 全民共享非遗盛宴
- 电影山东电影人:布局“1+N”影视产业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