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为6分国产片喊冤( 五 )


受限于当时的成本和制作水平 , 大多数的片子拍摄周期短 , 成本低 , 情节也多以吸引眼球为主要目的 。

像《凶宅美人头》 ,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它走的是
凶杀、悬疑、情色

的B级片路子 , 而电影中的一些镜头运用 , 也能明显看出软色情的影子 。

这是我第一次为6分国产片喊冤
文章图片


电影中的时代设定更是极为混乱:主角的装束是民国的 , 实验室里有高级电脑 , 但开成果发布会的礼堂又仿佛来自计划经济时代 。

这是我第一次为6分国产片喊冤
文章图片
除了编剧和制作上的简陋 , 大多数同类影片
中所涉及到的严肃话题 , 相关的讨论也都是概念先行 , 浅尝辄止 。

比如在片尾生硬地直接“PPT式”点题 , 就怕观众理解不了他们的高屋建瓴 。
这是我第一次为6分国产片喊冤
文章图片

有时候还会让演员仿佛诗朗诵一样来一段意味深长的独白 , 其中流露出的“正气”把全片的Cult风格削弱了不少 。

这是我第一次为6分国产片喊冤
文章图片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 , 这些电影就仿佛是中学时代“命题作文” , 隐约总给人一种强行扣题、硬拗深刻的感觉 。

但另一方面 , 除却童年滤镜的加持
, 那些吹捧者的心态也很容易理解 。

我们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作品了——画面简陋、叙事粗糙 , 但是偏偏从审美到立意 , 都透着一股强烈的
生命力

遥望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 大多数人还处在工资几十块的温饱水平 。

互联网时代尚未到来 , 普通人获取知识的渠道极其匮乏 , 国外大片也只能看盗版 。

这是我第一次为6分国产片喊冤
文章图片
资料图

但国产电影的思绪却已经伸到了遥远的未来 。 从人工智能到换头术 , 从环境保护到科学伦理……人们的大脑向外探索 , 向内反思 。
尽管不少设想如今看来天马行空 , 对很多讨论也难免陷入幼稚 。

但相比于如今什么类型剧都能拍成谈恋爱的国产剧大环境 , 当年这些电影中透露出的
大格局和野心
, 确实有种别样的风采 。

这样的电影已经在荧幕上消失太久了 , 而且大概再也不会回来 。
就像你无法想象《毒吻》这样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 当年是在中央六套上播出的 。
而更重要的是 , 萌发这些电影的社会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电影创作者
对于严肃话题的执着
, 某种程度上也
反映了
当时
整个社会理想主义的价值
观取
向:

每个人都乐于关注一些看似虚无缥缈的议题 , 都觉得这世界与自己息息相关 。

如果你现在跟朋友谈起环保之类的话题 , 可能会被嘲笑“故作深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