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藏在民居里的手工吉他工作室:乐手变琴师,他做一把吉他要200多道工序( 二 )


工作室的名字 , 叫“1210” , 正是李洋第一把手工吉他制作完工的日子 。 一直用到现在 。
工作室成立近一年 , 不温不火 , 平平淡淡 。 直到因为一个朋友认识一位知名民谣歌手 , 引荐李洋为他做把34寸全单旅行吉他 。 4个月后 , 这位歌手在重庆演唱会上使用的 , 正是这把吉他 , “刚好是演唱会当天下午 , 才托人送到重庆的 。 ”李洋说 , 从此 , 自己制作的手工吉他 , 算是在圈儿内“名声大噪” 。
【精益求精】
亲手黏合1毫米厚的木材板
每年最多能做三四把琴
李洋|藏在民居里的手工吉他工作室:乐手变琴师,他做一把吉他要200多道工序
本文插图

李洋在他的工作室里帮客户维修吉他
李洋|藏在民居里的手工吉他工作室:乐手变琴师,他做一把吉他要200多道工序
本文插图

李洋在他的工作室里制作修吉他
面板、琴颈、琴码、品丝、弦钉……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 每一把手工吉他 , 都有自己的“脾气” , 哪怕所用木材相同、制作步骤相同 , 制作的人也相同 , 仍然无法复制出完全相同的两把吉他 。
木材 , 是手工吉他制作的核心材料 , 除了木料自身硬度、密度、木纹分布不同 , 加工方式上 , 比如声板木材的切削方式、干燥方式不同 , 最终呈现的音色也会不同 。 简单地说 , 在关键部位 , 薄一分 , 厚一分 , 也许就是优和劣的差别 。 这也是制琴师长期积累的经验所在 。 黏合 , 打磨 , 上漆 , 反复调试 , 一把合格的手工吉他 , 需要200多道工序 , 是一份细致而枯燥的工作 。 “有时候容易急躁 。 ”李洋说 , 手摸过两块木材的胶水黏合处 , 需要打磨到毫无违和感 , 仿佛浑然一体 , 甚至其中一块木材的厚度 , 仅仅只有1毫米左右 。
李洋会在吉他上 , 做一些小心思 。 木材上天然的“航海纹”做了吉他的背板 , 李洋就在正面用小木片镶嵌成帆船等模样 , 勾勒出一幅“远航图” 。 也有一时兴起做的12弦吉他 , 比起常规的6弦吉他 , 每根主弦都多了一根副弦 , 手指拨动间 , 余音缭绕 , 浑厚深沉 , 撩拨心弦 。
李洋|藏在民居里的手工吉他工作室:乐手变琴师,他做一把吉他要200多道工序
本文插图

李洋制作的一把12弦吉他
李洋|藏在民居里的手工吉他工作室:乐手变琴师,他做一把吉他要200多道工序
本文插图

李洋弹奏自己制作的一把12弦吉他
也有过“失败品” 。 在工作室进门处 , 抬头就看到一把半成品 。 2015年 , 李洋在做一把吉他时 , 因为木材受潮 , 音质会受到影响 , 只得放弃重来 , 干脆放在搁板上做了装饰 。
每年 , 李洋最多能做三四把琴 , 四五年下来 , 所做不过10余把 。 一方面是精力有限 , 另一方面 , 口口相传后 , 慕名来找李洋修吉他的也不少 , 包括与知名品牌合作 。 摔坏的、断头的 , 甚至还有一不小心坐坏的 , 李洋修复的一把吉他 , 面板大大小小22条裂缝 , 音樑脱开 , 断裂7根 , 历时一个月 , 完美修复 。
每天早上9点 , 李洋会从家到工作室 , 在挂满了工具的面板前 , 一待就是一天 , 下午五六点 , 下班回家 。 随着每一把吉他在手下成型、调试出满意的音色 , 李洋说 , 最初的“成就感”在降低 , 但并不妨碍 , 目前“养家糊口”的手工活儿 , 仍然是自己愿意去坚守的爱好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于遵素 摄影采访人员 王勤
编辑 包程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