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界切分|张晓燕:机构投资者发展迎来机遇?】

5月14日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在参加“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线上采访时表示 , 随着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 , 投资者结构也呈现了从散户转向机构化的趋势 。 机构投资者更加理性 , 也更有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 , 他们比重的增加会提高资本市场的投资效率以及信息处理效率 , 同时降低舞弊的可能、提高操作透明度 。 此外 , 让高质量的机构提供专业的投资服务更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 。
【财经界切分|张晓燕:机构投资者发展迎来机遇?】
文章图片
编辑
张晓燕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鑫苑讲席教授 , 兼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鑫苑房地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 曾担任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 。
个人投资者“不赚钱”
通过对2016年到2019年期间中国某交易所全部几千万个交易账户的近几十亿条交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张晓燕所在团队发现 , 从成交量角度看 , 个人投资者占据全部成交量的80% , 但与此同时 , 个人投资者只占流通股的21% , 而机构投资者占17% , 剩余60%是公司持股 。
上述分析指出 , 通过对个人投资者账户的分析发现 , 由于个人投资者倾向于追涨杀跌 , 专业的择时和选股的能力都比较弱 , 经常出现大买的股票买后就大跌 , 大卖的股票卖后就升值的奇怪现象 。 在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处理上 , 个人投资者往往不能专注于与股票基本层面有关的信息 , 也不能及时处理相关信息 , 所以交易的方向和时机往往是错误的 。 此外 , 年轻的男性投资者更容易过度自信 , 导致交易过度 , 支付了大量的交易费用 。 以上种种因素合在一起 , 导致不同账户规模的个人投资者都是不怎么赚钱的 。
“由于中国个人投资者的财富管理能力较弱 , 如果自己进行投资决策的话 , 很容易在股票市场并不能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 。 ”张晓燕指出 ,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第一 , 大力加强对于个人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教育 , 增加他们对交易风险的充分认识 , 和对股票基本面信息的理解 。 第二 , 机构投资者作为专业的资产配置主体 , 在平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帮助客户管理财富上要做的更好 。 对于没有能力和时间正确处理大量金融信息的个人投资者 , 我们建议他们借助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帮助投资 , 规避风险 , 增长财富 。
机构投资者须提高透明度
与之相比较 , 张晓燕指出 , 平均来看 , 机构在择时和选股能力上都优于个人 。 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会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效率 , 也减少了资产泡沫的可能性 。 “机构投资者的占比越来越大一定是件好事情” , 她称 。
在当下中国 , 机构投资者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 。 在发达国家 , 投资者法人化、机构化已成为一大趋势 , 市场交易量的70%-80%由机构投资者创造 。 近年来我国监管层也多次强调 , 要大力发展专业化机构投资者 。 培育包括券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在内的行为规范的机构投资者 , 无疑是加强证券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
不过必须看到 , 国内机构投资者也同样存在发展的短板 。 张晓燕表示 , 境内机构投资者在信息透明度方面还有欠缺 , 信息披露有待提高 , 监管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 。 另外在业绩表现方面 , 公募基金是否能真的达到承诺的业绩水平还有待观察 。 她同时建议 , 可以引进国外顶尖的机构投资 , 发挥竞争效应 , 提高整个机构投资管理的质量 。
另外张晓燕还提到 , 养老金市场改革是美国机构投资者壮大的一个重要时点 , 那么对于正在进行这项改革的中国而言 , 她回应称 , 的确是非常好的机遇 , “是一个合理的方式 , 是不是最好的很难说 , 但美国的确做到了 , 是个成功的路径 。 ”


推荐阅读